中医基础理论2019级临床期末试题

发布 2024-01-11 07:15:12 阅读 4366

填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和。

2、五行学说确立的**原则。

3、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4、心为之官,肺为之官,肾为之官。

5、阴阳是指: 。

一)、a型选择题: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2、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所克

3、以下症状属于阴的是( )

a、口淡不渴b、身目发黄而色鲜明 c、声高气粗

d、多言善动e、发热。

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肝 b、肾 c、心 d、脾 e、胃

6、五行学说中金的特性是( )

a、炎上 b、稼墙 c、曲直 d、从革 e、润下。

7、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是( )

a、气机调畅 b、情志活动 c、消化功能 d、水液代谢 e、血液运行。

8、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喘、脉浮等,其证属( )

a、肺气虚弱 b、肺气失宣 c、肺肾两虚 d、肾不纳气 e、脾病及肺。

9、水谷之海是指( )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六腑。

10、与语音、呼吸强弱有关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1、被称之为“封藏之本”的是( )

a、心 b、肺 c、脾 d、肝e、肾。

12、易于汗出,是因气的哪一功能不足所致(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气化作用。

13、脾在液为:(

a、唾 b、涎 c、汗 d、泪e、涕。

14、调节水液代谢最重要的脏器是:(

a、脾 b、肺 c、肝d、肾e、心。

15、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是( )

a、元气 b、心气 c、肺气 d、宗气 e、脾气。

16、“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的确切病机是( )

a、气机逆乱 b、血随气脱 c、血随气升 d、血随气结 e、血随气滞。

17、血液运行不畅,应当首先考虑:(

a、脾不健运 b、心阳不振 c、脾不统血 d、肺失宣降 e、肝失疏泄。

18、脾胃之气属于:(

a、元气 b、宗气 c、宗气 d、中气 e、卫气。

19、水液升降出入的主要通道是:(

a、肺 b、脾c、肾d、膀胱 e、三焦。

20、肾其华在:

a、面 b、唇 c、毛 d、发 e、爪

21、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22、脾的所有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a、主运化 b、主升清 c、主统血 d、主四肢 e、主肌肉

23、“乙癸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心与肝 d、肝与肾 e、肺与肾。

24、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气 b、肺主皮毛 c、肺司呼吸 d、肺主治节 e、肺主宣降

25、内脏下垂与下列哪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关: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26、称为“娇脏”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27、胃气一般是指:

a、胃的受纳功能 b、胃的腐熟功能 c、脾的运化功能。

d、脾胃功能的合称 e、水谷精微之气

28、“泌别清浊”是属于:

a、胃的生理功能 b、小肠的生理功能 c、大肠的生理功能。

d、膀胱的生理功能 e、肾的生理功能

29、两脏关系表现为阴阳水火既济的是:

a、心与肾 b、肝与肾 c、脾与肾 d、心与肺 e、心与肝

30、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针灸甲乙经》 e、《千金要方》

32、生命的基本特征为:

a、气化运动 b、气机升降 c、气血充盈。

d、脏腑功能正常 e、经络功能正常

33、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气为: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中气 e、脏腑之气

34、下列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b.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c. 易扰乱神明。

d. 伤津耗气 e. 多见滑腻舌苔。

35、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c、其气干涩

d、易伤津液 e、以上均非。

二)、b型选择题。

a、阴消阳长b、阳消阴长c、阳损及阴

d、阴损及阳e、阴阳互损。

36、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是( )

37、气虚日久,导致气血两虚是( )

38、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变温变热属。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39、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靠气的:(

40、维持人体正常体温的恒定靠气的:(

41、防止人体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无故流失,靠气的:(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脾主统血:

2、肾主纳气:

3、神: 4、七情:

二、判断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医学认识并**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但着眼点在证( )

2、凡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均可用阴阳来概括。

3、肝的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

4、中医学的分科始于汉代。

5、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6、壮火生气,少火食气。

7、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8、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

9、“脾为生痰之源,”是说肺生成的痰饮最易停聚于脾。

10、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致病后易出现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请简述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简述血循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请简述温、热、火、暑邪之异同。

4、请简述正气和邪气在发病的关系。

1、反对巫神迷信活动,提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的著名论断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淳于意 d、扁鹊 e、王叔和。

2、金元四大家中“补脾派”是指:

a、李东垣术 b、朱丹溪 c、张子和 d、刘完素 e、以上都不是。

3、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木 b、土 c、金 d、水 e、火

4、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肝实泻肾 b、肺实泻脾 c、肝实泻肺 d、肝实泻心 e、心实泻肝

5、“损其有余”适宜于( )

a、实热证 b、虚热证 c、虚寒证 d、实证 e、虚证。

6、人体属阳的组织结构是( )

a、头、背、表b、头、足、背 c、表、头、腹

d、头、表、里e、里、脏、腑。

2019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考点精要。1 绪论。一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 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期中试卷A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计20分 1.最早提出辨证论治思想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脉经 e神农本草经。2.被后世称为攻下派的古代医家是 a刘河间 b张景岳 c朱震亨 d张从正 e李东垣。3.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指...

2024年烹饪基础理论题库

2016年烹饪基础理论测试公开题库。1 厨房安全是指厨房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及生产成品 加工生产方式 b 及厨房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安全。a 岗位安排 b 人员设备 c 生产程序 d 组织结构。2 下列关于粗加工间的操作工序,不正确的是 b a 购进各类食品原料按不同类型分别摆放。b 食品原料取用应遵循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