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1-11 18:15:09 阅读 6677

摘抄本的利用之反思。

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的积累,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水平很难保证。于是我决定从高一起就让学生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段、篇。

晨读的时候抽出5---10分钟时间朗读或背诵。上课前三分钟到讲台前朗诵或演讲。一周内我临时抽查一两个同学背一篇摘抄本上的内容。

刚开始的两个星期效果还不错。可第三个星期演讲基本上都变成了朗诵,被抽查的同学总得有同桌的提示才能背完整,而且很多同学摘抄的内容相同,有些同学甚至对摘抄的内容陌生到一个题目都说不对的地步。压下怒火我让课代表做个问卷调查(不记名),写一写你对摘抄的认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真实。

当我看到收上来的问卷调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我还是把学生的认识归了类。第一类“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业多,想写没时间写。

第二类“无效即无用”,写作文时没有感到有太大帮助。第三类“看不到素材”,除了课本无书可读,也无暇读课外书,素材无从积累。第四类“语文学不学一个样。

”摘抄没必要。想了好久,我认为得先从思想认识着手,我没有做太多的说教,说太多,他们会很反感。我只让他们记住几句话“数理化生是面包――固体,有型,解饥,存在感很强。

语文是空气——气体,无形,存在感不强到我们无视,但它同样重要。”“我要用三年以后的事实来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我的经验告诉我事实胜于雄辩。你可以拿自己来做个实验。

”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我决定先从积累课本素材入手。量上也作了调整,字词句段篇的摘抄数目自行决定,但总数不得低于七。

我仔细研究了一到四册的课文目录,决定先从古诗文入手。课本中古代文人的诗文风格各异,可以满足不同创作的需要。文人的个性往往比较多面,但同时又比较突出,非常适合特定创作的需要。

课本中古代文人的阅历往往比较丰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及他们一生的经历都是非常不错的创作素材。总之古今文人的诗文、思想、行为都可以作为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若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古代文人的有关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那么学生的作文定会更有文学底蕴。高一的学生不乏学习的热情,可他们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活在古代,太沉闷。而且都是90后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

于是我在摘抄本上又设计了一个版块“我的地盘我做主”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代名人对话,或学韩寒针砭时弊,或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人、事、景、物”,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连起来。两周抽一节课让各小组推荐一篇在班级朗诵,各小组比赛,得分少的组下课前三分钟集体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或唱一支歌。

第二个月月考后,我以谈话的方式在一周的几个课间让学生说对摘抄的看法。很多学生已经感受到摘抄的重要,但在写作时还是不太会用。他们都希望我能找出一个规律,象数学公式似的那么好用。

我笑笑说文学和数学虽然都有学,可学科的差别之大如天地之间的距离难以丈量。笑过之后我开始异想天开。寻找规律。

一个仿句题的分析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仿照分析我很快总结出了运用古诗文及作者的事例模式。具体如下:

1、名人+事例,命运就是保尔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诗文。2、名言+风格。

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 3、名人+名言+德行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强不屈。由此我们还可衍生出“名人+风格”“名人+德行”“名人+名言+事例+德行”“名人+名言+事例+风格”等等模式。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写摘抄的习惯,部分同学喜欢上了摘抄,有时还自己插个图,设计个字体。

写作文时抱怨的人渐渐少了。

不知不觉到了文理分科,分科后学生大部分都换了,而且我教的是理科班,不少学生很聪明但语文素养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懒得去学语文,更别说摘抄了。除了调整他们的心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讲授学习方法外,在摘抄上我又做了调整。

一周内自己必须写点东西。是句、是片段、还是篇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尽力而为即可。

教学的设计不能一蹴而就,变则通,通则顺。学生不变我变,我变学生必变,学生变我也变。教学相长,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表现促进了老师的成长。

教学反思六《功率》教学反思

功率 教学反思。在课前我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如何引入课题方面,我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入手,举了很多例子,层层递进,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 接着在提到的物理意义以及它的公式及概念时,我通过与速度的类比法引入,从而引导学生再学习形成学习方法的迁移。本节课主要突破公...

教学反思七《杠杆》教学反思

杠杆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时,我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 影响...

教学反思报告

2 学生动手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到生动形象的数学现象,并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1 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问题。如数学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平年和闰年有大部分同学容易混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也愿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热情去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