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与碱初中化学组卷

发布 2024-01-14 01:35:10 阅读 9110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b.②③c.②③d.②④

3.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4.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c.氢氧化钠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5.下列事实的结论、解释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6.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b.洗涤剂去除油污﹣﹣溶解作用

c.区分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d.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7.“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9山亭区被评为“山东省长寿之乡”,特点之一是该地的山泉水多呈弱碱性,其ph约为( )

a.4.3 b.7.0 c.7.4 d.6.5

10.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

cd .11.(2015陕西)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 b 溶解固体 c 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3.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1)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 .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 (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15.用滤纸折成蝴蝶并喷洒某种溶液或试剂后,悬挂于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未知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见右图).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发生变化,请回答:

1)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酚酞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 ;

2)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石蕊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 ,若纸蝴蝶变蓝色,烧杯中的溶液是 ;

3)试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16.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如图1):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如图3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写字母,下同),制取氢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17.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酸和碱作用生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改良酸性土壤,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

3)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下列能正确反应溶液ph变化的是 ;(填序号)

4)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图2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和提供热量.

19.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d中。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

20.根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2)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酚酞溶液的作用是4)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21.(2015黑龙江)根据下列**回答问题:

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 .

3)图③:一个c60分子是由构成的.

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 .

化学与生活初中化学组卷

化学与生活专题。一 选择题 共27小题 1 2013重庆 汽车的下列各组件中,没有使用合成材料的是 2 2013镇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3 2013湛江 2014年省运会在湛江举行 下列运动设施或器材没有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4 2013厦门 会造成白色污染的生活弃物是 5 2013西宁 日常生活...

初中化学组卷

2017年10月30日初中化学组卷。一 选择题 共17小题 1 某件衣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羊毛是天然纤维。b 涤纶是合成纤维。c 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好。2 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 下列说法不正确...

初中化学组卷

2016年05月03日hddr2009的初中化学组卷01 一 选择题 共11小题 1 2014秋绍兴县校级月考 如图甲所示,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物质间的反应符合图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2 2004东城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