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山东卷数学 凸显选拔功能,难度设计合理教育

发布 2024-01-14 21:25:14 阅读 5140

2019高考山东卷数学:凸显选拔功能,难度设计合理。

立足学科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强调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如文科第1—9题,理科第1—7题,文、理科第11—13题等着眼于考查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文科第9题和理科第7题不仅考查旋转体体积公式的应用,而且考查了考生对旋转体的结构和生成过程的理解。试卷中有的试题直接源自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通过适度的改编、整合而成,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理科第3,5,9题,文科第4,5,12题及20题第(ⅲ)问等,充分体现出“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对数学基础知识全面考查的同时,突出考查中学数学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在整份试卷中得到充分考查。如函数与导数的内容文科有第3,7,8,10,20题等,理科第10,14,21题等。立体几何的考查重点放在图形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以及面面关系的识别、想象和推理上。

解析几何的考查重点放在圆锥曲线的几何意义与性质、数形结合和运动变换上。题目设计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将知识和能力结合,数学味浓,力求从学第1页。

科整体的高度在几个知识层面的交汇处设计试题,以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提取有关信息,灵活地解决问题。

注重思想方法,深化能力立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整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在今年数学试卷的考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文科第7,13,20题,理科第4,5,8,9,15,17,21题等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文科第10,15题,理科第10,14,21题等考查了分类整合思想;文科第19,20,21题,理科第10,12,20,21题等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文科第20,21题,理科第17,19,20,21题等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

多数试题的设计门槛低、入口宽,运用的思想方法有层次、有梯度,从而有效地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水平。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能力为目的的考查要求,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文理两份试卷注重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应用意识的考查。试卷以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为核心,考查考生的探索、发现和创造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文科第第2页。

6题以甲、乙两地气温状况为背景,以茎叶图这一基本形式为载体设计相关统计问题,考查了“概率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试题贴近生活,背景公平,考查了考生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又如理科第11题以二项展开式为背景,以指数幂运算与组合数运算为知识载体,考查考生的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重视理性思维,凸显选拔功能。

试题的设计知识交汇、方法交织、能力交叉。试题精巧别致,涵盖丰富,体现了数学理性思维的特点,从思维的层次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凸显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注重通性通法,同时又给思维层次较高的考生留足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充分关注了考生思维层次的差异。如文科第21题,理科第20题,考生可以直接求的面积,也可以根据上一问提示的比例关系,转化为求的面积,简化了运算,思维层次分明。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对思维深刻性地考查,如理科第19题以计数原理为载体,以数学应用为背景,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若考生没有形成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深度达不到本题的考查要求,则很难完整解答此题。

难度设计合理,体现人文关怀。

第3页。试题难度设计合理,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理科第20题和文科第题均设置了三小问,梯度分明,逐层递进,有利于考生消除紧张情绪,正常发挥。

第(1)问思维起点低,考生上手容易,让更多的考生有得分机会,第(2)问和第(3)问思维起点逐步升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的表述简洁、准确,情境交融,知能并重,符合数学规律,思维量和运算量比例恰当,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题充分考虑了文、理科考生思维的不同特点,符合文、理科考生各自的认知要求。文、理试卷中完全相同的题目仅有2道,姊妹题有4道,相同知识点的考查以不同方式呈现,体现了对文科考生的人文关怀。

如理科第17题和文科第18题题干完全相同,第(ⅰ)问都是线面平行的证明,第(ⅱ)问文科是面面垂直的证明,而理科是在证明线线垂直的基础上求二面角。又如文科第21题和理科第20题考查主体相同,而文科第(ⅰ)问考查了考生熟悉的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理科第(ⅰ)问则考查了考生在几何背景下探索椭圆的生成过程和图形特征,数形结合,强化推理。在保证有效区分的前提下,文、理科试题的难度设计合理,彰显了。

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2024年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思路清晰,表述简洁,第4页。

内涵丰富,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导向准确,利于选拔,在充分考查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关注人文,体现了山东特色,很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第5页。

山东卷2019高考

题目具有开放性。要想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内容就必须开放,这样才能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2009年基本能力测试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多样性明显,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些题目的设计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除了专题设置进一步大气之外,主要表现...

2019高考山东卷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 山东卷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b 混合物的性质比其中各种纯净的组分物质都好。c 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d 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 越彻底不一定就越好。9 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 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 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

专家评析高考数学山东卷

专家评析2019高考数学山东卷。数学。今年数学卷分值结构出现调整,最后两道大题分值调整为13分,淡化了压轴题的概念,但最后三道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高考的选拔作用。调整试卷分值结构梯度设计合理。纵观2019年普通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在秉承山东近几年自行命题形成的独立风格的同时,出现了诸多创新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