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 广东卷 试题分析

发布 2024-01-15 00:25:15 阅读 1368

2006年广东历史高考与2001--2005年广东高考卷内容结构比较。

知识点(单元内容、一二级目录)覆盖率较高。

突出对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的考查(具体见后面分析)。

3、政治史等内容分布对比表(对2007年高考三册书的比重有参考价值)

2006年广东历史高考政治史等分值分布。

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的比例达到近几年全国和广东历史高考的最大均衡值,这为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的考查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由上面四个**分析可知道,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与2005年相比,吸取了去年过于注重史实记忆的缺陷,突出创新,其它各方面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对广大中学师生是有利的,使他们能够有平静的心态积极备考。

另外,部分题目比较有创新性,如选择题的第2题,6题,9题,13题,15题,22题等,先说出一段背景材料,然后根据背景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得出正确选项。材料题26题要考生根据四则材料得出周人饮食生活方面的信息,延续了2005年广东高考26题扬州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的命题风格。而问答题一般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题目。

如29题把中外18世纪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清朝的《四库全书》和法国启蒙运动的《百科全书》作对比分析,一方面突出人类的文明成就,另一方面中外历史对比(很多年没有出过中外历史对比方面的高考题目了)。

二、考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第一,历史试题难度、区分度统计数据。

第二,历史试题能力层次分布统计数据。

第三,高考各题得分抽样统计。

1、选择题分析:

①回归教材,落实考点

材料式或背景知识型选择题);

概念式选择题)

组合式选择题 )

因果式选择题);

比较式选择题

逆向式选择题)

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④适当考查与广东地区相关的知识或周年纪念

2、材料题分析:

题目指向明确,对审题的要求比较高。要特别注重审题。

充分发挥和挖掘材料题的功能。一定要从材料出发,进行摘抄(如果有要求)和一般意思表述,接着进行分层次的概括。做到“读、找、答”,应该从材料想到教材(与教材的观点是否一致),而不是先答教材的观点再答材料的观点。

2006年高考材料题进一步明确和发挥了材料题的功能。基本命题思路是:

题目的答案只能从材料本身寻找;材料的背景内容教材有可能涉及到,但教材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材料,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材料的功能并不是引导学生回忆教材,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

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而不是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记忆。

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

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答案的抽象概括化特点,而且不能摘抄原文。

解读: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会继续在这方面加强考察,在以后的高考备考中要加以重点关注。

3、问答题分析。2006年问答题命题的基本思路是:

选材特点:选材于教材主干知识。

立意特点:专题化的命题立意,问题之间的梯度化设计意图。

能力要求:着重于考察记忆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认识。

答案设计:答案的概括化。

解读: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主观题在每一小问中标明了分值,可以根据得分点来推断答案有几个要点。2006年高考采用了这一非常合理的变化形式。

第四,评分标准说明与存在问题。

答卷失误的主要原因:

未能准确把握试题提供的信息、考查意图及要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只凭主观意愿。

史实混淆,张冠李戴,教材内容较生疏,对重要內容和事件缺乏全面了解,存在知识盲点。

对历史概念、历史理论掌握不够到位,盲目做题,缺乏个案分析,欠缺思考。注意原因、概况、措施、影响、评价、人事,注意概括性、简述性、结论性语言等。

答题技巧和方法有所欠缺,注意语言规范、书写规范、格式规范(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

附 2006广东高考历史试卷分析表。

三、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高三备考要重点研究“两纲”(考试大纲和课程大纲)、“两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题”(近年的高考试题、各地的模拟试题和自编的测试题) 学法指导,“精讲精炼精评”,重视课堂,提高效率意识。

1、知识系统化、要点化,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握高考考纲,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

2、注重能力考查。现在历史高考还是比较注重知识和理解,所以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训练。

3、注重学生概括、表达和书写能力的强化训练,要求史论结合。

2006年广东卷与江苏、全国文综卷主观题考点对比(分省命题)

北京文综非常注重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其中在主观题(37题)中设计了一道题目,形势非常新颖。某地要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其中,分为四大展览区。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 广东卷 试题分析华南师

一 命题意图和试卷设计。2006年全国高考广东历史卷确立了 稳中求新 的思想,在保持与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的稳定前提下,借鉴了上海卷新颖灵活特点和全国文综的主题式问答题等优点,有意与新课程标准高考形式靠拢,对2007年高考有一定的导向性。遵照 考试大纲 的要求,试题在题型 题量和考查内容等方面都...

2024年全国高考历史 广东卷 试题分析华南

一 命题意图和试卷设计。2006年全国高考广东历史卷确立了 稳中求新 的思想,在保持与2005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的稳定前提下,借鉴了上海卷新颖灵活特点和全国文综的主题式问答题等优点,有意与新课程标准高考形式靠拢,对2007年高考有一定的导向性。遵照 考试大纲 的要求,试题在题型 题量和考查内容等方面都...

2024年高考历史广东卷的特点及启示

灵活 新颖 巧妙。2006年高考历史广东卷的特点及启示广东番禺中学李漱萍。看了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后忽然感到眼前一亮,觉得和前两年试卷相比的确有一种 翻天覆地 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细细品味仍是前两年试题的继承发展,继承了2005年高考题的亮点注重材料题的考查功能和主干知识 重点知识的考查,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