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年级上期中文言诗文复习卷B卷

发布 2024-01-15 02:20:15 阅读 6100

一、 默写。

1望驿台前扑地。两处春光同日尽。

2、洛阳城里见秋风复恐匆匆说不尽。

3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4、草满池塘水满陂短笛无腔信口吹。

5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

6、山白鸟忽鸣化为一溪雪。

7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8、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

9泣涕零如雨相去复几许。

10山岛竦峙百草丰茂。

11若出其里。

12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13、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

14、水光潋滟晴方好淡妆浓抹总相宜。

15、人人尽说江南好。

16还乡须断肠。

17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

18又送君归去。

19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20猿鸟乱鸣。

二、文言文复习。

一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译句。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孰为汝多知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简答:1)《两小儿辩日》选自作者相传为时期的人名),他是当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面对太阳,为什么两小儿竟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3)从他们认真争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小孩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

5)元方入门不顾。

6)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回答下列问题:

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一书,这是魏晋六朝时“ ”**的代表作。作者是时期)的文学家人名)。

2)本文中的人物身上都有些什么品质是值得你学习的?

3)本文虽标题为《陈太丘与友期》,实际上写的是 ,通过记叙的事件,表现了主人公的品格。

三)《山川之美》

1、用现代文翻译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请找出文中描写动景的句子。

三年级上期中复习卷 基础内容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 一 班级姓名学号。一 字词训练。1 默写词语。安然面面有 有 清 见私语议论。2 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再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应接不瑕 名列前矛 心干情愿 拍案叫决 容光换发 风弛电掣 漫条斯理 娇阳似火 3 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句子意思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