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数学江西卷 理 最后一题研究

发布 2024-01-15 18:00:06 阅读 3787

08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最后一题有点难。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x∈(0,+∞

(1)当a=8时,求f(x)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正数a,证明:l<f(x)<2.

令,则第(2)等价于:若a,b,c>0,abc=8求证:

上式不等式(1)与2004年西部奥林匹克最后一题:

设a,b,c是正数,求证:

类似,且证明比这道西部奥林匹克题还难。而这道西部奥林匹克题当年参赛选手无一人完全证出。

另外,2003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三题:

给定正数n,求最小正数λ,使得对于任何,就有不大于λ

答案:当n≥3,λ=n-1

当n=3时,令即得(1)右边的等式。

江西的宋庆老师说:今天阅卷结束。该题第2小题无人挨边;14分的题全省9分一人,8分二人。

由此可知,(2)右边的不等式,江西的考生无人证出,基本上属于废题。所以第(2)小题不宜作高考题。

此题也引起了张景中院士的兴趣,在 “张景中院士解江西高考压轴题”一贴中。

命题人陶平生教授的证明:其中对右边不等式的证明思路基本上取自于前面提到的2003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三题黄玉民教授解答。

22.解:、当时,,求得,于是当时,;而当时,.

即在中单调递增,而在中单调递减.

2).对任意给定的,,由,若令,则 … 而 …

一)、先证;因为,又由 ,得.所以。

二)、再证;由①、②式中关于的对称性,不妨设.则。

ⅰ)、当,则,所以,因为,此时.

(ⅱ)当…③,由①得 ,因为所以 …

同理得…⑤ 于是… ⑥

今证明 …⑦因为 ,只要证,即,即,据③,此为显然.

因此⑦得证.故由⑥得.综上所述,对任何正数,皆有.

说句实在话,该题命题人陶平生教授所给出的证明是最好的。问题只是这道好题在不恰当的时间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

平心而论,不等式做到这个分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佳境。

2008-07-12 21:03 scpajmb 的发言:

确实,陶平生教授是不等式高手,所命那道2005年全国联赛加试第二题,大家还记忆犹新。当然,宋老师也是不等式高手。我的这个证明不是最简单的,发到这里供参考。

202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一题多解

1 2016年北京文科数学第7题 已知,若点 段上,则的最大值为 答案 c知识点 直线方程应用,截距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解析 解法一 向量法。由点 段上,得点共线,即,又由于,得。从而有。即。解法二 消元法。由,得线段 又由点 段上,得。即。解法三 线性规划法。令,得。学 科 网z x x ...

江苏卷 2024年高考数学一题多解 含17年高考

江苏卷 2018年高考数学一题多解 含17年高考试题 2017年江苏卷第5题 若tan,则tan 答案 知识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属于基础题。解法一 直接法。由,得,故可知。解析二 整体代换。解法三 换元法。令,则,所以。2017年江苏卷第9题 5分...

2024年高考数学安徽卷 理 第20题的解析与思考

年第 期。中学数学教学。年高考数学安徽卷 理 第 题的解析与思考。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高浩。邮编 试题回顾明了 证法一。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 题如下 如图 四棱柱 如图 取 中点 中点 连 则 又 则 由于四棱柱中,上底面 则。中,上底面。四边形 为梯形,且 一 过 三点的平面记为口,与口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