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修订解读及复习策略

发布 2024-01-17 04:45:11 阅读 4499

作者:陈伟冯丽君。

**:《江西教育b》2017年第04期。

一、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修订解读。

2017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已经发布,地理方面变化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可以看出,课程在难度和结构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还减轻了学习负担,试卷文字量减少,长度变短,旨在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之所以这样修订,是因为现行《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地理科必考内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已包括“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近年的高考地理必考部分也有涉及相关内容的试题,实践表明,该模块属于重复考查,不必单独设置选考。也就是说选考模块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并不是代表不考,而是放在必修里面考查。

二、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特点。

第一,突出体现以区域为载体的特点。本套地理试题大部分从区域特点入手,考查了佛山与景德镇陶瓷业发展问题、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城市规划问题、渤海湾贝壳堤形成问题、四川西部某山地土壤中磷积累量垂直变化问题、广西横县茉莉花产业问题、堪察加半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等。

第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思维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10—11题。该题通过四川西部某山地土壤中磷积累量垂直变化图,考查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知识,超脱于课本之外,但在考纲之内。

这实质上是考查土壤中水分和温度随高度变化、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

第三,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不脱离实际。2016年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综合题37题第(3)小题,利用等高线图和文字材料,推测科考队员选择甲地拍摄熊出没的原因。

这可以联系生活,熊会袭击人,所以要想近距离拍摄熊,首先必须选择熊经常出没的地方,但又要注意人身安全和天气条件,这样答案就很容易写了。

北京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今年地理科目 考试说明 主要在 参考样题 部分进行了修订,更换了4道参考样题。新换题目均选自2014年高考北京卷。新换试题保持 能力体系 和 考试范围 的完整性。试题的背景材料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 贴近考生实际,关注考生12年的学习积累。试题还关注时代特点,关心社会问题,注重引导中学教学密切联系社会 ...

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 大纲版 试题分析报告

7 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选c。8 9题,考点定位 考查人口分布和城市区位条件。8 根据图中河流名称和分布特点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因而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河流。选d。9 甲 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是成都,乙为重庆,与成都相比,重庆...

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修改过

人口迁移的经济 社会 政治 自然等主要原因。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联系和区别。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5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 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