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年高考研讨复习讲稿

发布 2024-01-17 04:45:11 阅读 4297

2024年新课改理念下的文综地理高效复习策略与方法。

北京市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夏芳。

一、回顾与展望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高考命题特点与趋势

一)2024年、2024年试题统计。

1、必修。2、选修。

3、考试范围。

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问题。考生选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4、试卷结构。

1)选择题没有变化。

2)综合题:

不再强调对政史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而表述为:“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综合题(必修内容)由36题和37题组成,共46分。选修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道,共10分。

二)命题特点与趋势。

1、主干知识是贯穿高三复习的重点,试题友好、不偏、不怪、易上手。

2、彰显课改精神,渗透学生为本的理念。

1)依纲不守本,素材**广,体现三贴近——稳中有新意。

素材新,视野广,设问活。

试题设计不仅取材广泛,而且贴近实际,并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

2)追求真实情境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新中追求真,维护公平。

设计联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地理问题的题目.不仅有助于引导考生认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还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过程与方法、体现**性和自主性。

4)渗透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3、坚持能力立意,学科特色显著。

1)重视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

2)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3)区域发展的认识与综合分析。

4)突出地理图表能力考查。

5)突出四项综合能力考查。

二、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一)二轮复习的核心——提高四项综合能力。

1、明确地理四项能力要求与目标。

1)获取和解读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审文字、数据、图表、资料等综合信息的方法。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归纳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困难,明确学生的提分空间。

二)培养途径。

1、 地理学科基本研究方法(方法性、策略性知识)

1)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研究自然地理。

“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把地理环境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是当今地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与学科思想”。

2) 区位论的思想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思想之一。

区位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高中地理教材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

3) 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法是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

以热点(即时性或长效性)为背景,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渗透“有用的地理”等课改理念,追求真实情境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综合考查地理思维能力。区域差异比较类试题要予以重视。

4)归纳法与演绎法。

2、并驾齐驱两类能力专题。

第一类:整合主干知识中的高频考点,构建逻辑型知识体系与分布型知识体系。

1) 自然地理整合:以某一地理要素为核心,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注重原理规律,形成思维序列,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人文地理专题设计。

案例典型化,构建联系型知识体系与答题思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1 人口与城市。

2 区位因素分析。

3 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

4 人地关系分析。

3)区域地理专题设计。

构建心理地图,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法掌握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案例典型化,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区域建设和整治。

1 区域定位。

2 区域特征与差异。

3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与保护、湿地减少。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

河流的综合开发。

其他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石油资源等)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

产业转移。第二类:围绕四项综合能力设计专题。

1)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培养审题能力:审文字、数据、图表、资料等综合信息的方法。

2)如何提高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用方法引导思考,关注六种能力类知识(原理类、规律类、过程类、方法类、图表类、**类),试题归类,以题带法,通解通法,灵活运用。

3)如何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整合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构建思维线索与答题模式,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的培养。

4)如何提高论证和**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搭建**平台,提出具有挑战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应用自然地理原理,用活人文地理观点,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两类专题并驾齐驱,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以深化与活化,思维能力、地理专业水平得以提高。

2、 上好两类课——复习课、讲评课。

1) 复习课:精讲精练,以题带法,以法迁移。

一练课堂练习:

二练课后作业:

三练课堂测验:

四练专题测验:

五练月考:

六练模拟考试:

2) 讲评课。

1 试题归类,重在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2 错题分析,重在归因,错过不再错。

3 查漏补缺,全面梳理考纲要点(既查主干高频考点也要防冷枪)

2024年高考数学研讨

五 高三复习的几点建议。1 加强说明学习,减少无效劳动。由于新考试内容变化较大,部分传统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考试要求,因此应认真对新的考试说明逐字逐句的学习与领会,并要按新的要求去做,对照说明后的题例,体会说明对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了解说明对每个知识的要求,千万不要对知识的要求进行拔高训练。2 落实基础...

2024年高考数学研讨

三 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四 命题力求科学 准确 公平 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及要求。一 知识要求。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 理解和掌握 1.了解 ...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题

高考复习题 001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20时举行,完成l 2题。1 此时美国纽约时间为。a 8月7日19时 b 8月8 日15时 c 8月8日7时 d 8月9日9时。2 此日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