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卷

发布 2024-01-17 09:50:11 阅读 1447

一、课文内容概说。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

**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我的叔叔于勒》

写于2024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截然不同态度的描写,形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二、字词汇总。

1.字音字形。

阴晦huì装弶jiàng

潮汛。xùn

脚踝huái

鄙bǐ夷。隔膜mó

嗤chī笑。

愕è然。惘wǎng然。

恣睢zìsuī

祭祀sì潺潺chán

黛dài髀bì

瑟sè缩。萧索xiāo suǒ

嬉xī闹。觅食mì

秕谷bǐ鹁鸪。bóg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伶仃líng dīng

猹chá獾。

huān寒噤。

jìn栈zhàn桥。

煞shà白。

发窘jiǒng

抽噎yē拮jié据。

1牡蛎。lì女婿。xu

褴褛。lánlǚ

撬开。qiào

阔绰。chuò

嬉闹xī觅食mì

驱除qū旧茬儿chá

凹地āo掺杂chān

戳破。chuō

给予jǐyǔ

磨损mó撩逗1iáo

歇xiē斯底里。

2.重点词语。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嗤笑:讥笑。大抵:大概。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恣睢:放纵,放任。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张皇:惊慌,慌张。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分惊讶。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

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胆怯:胆小,畏缩。

2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仓皇:匆忙而慌张。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三、文体常识。

**常识:1、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

3、**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作者作品。

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中篇**《阿q正传》。

**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2.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巨匠”,代表作有短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长篇**有《漂亮朋友》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江苏盐城人,20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草房子》获得2024年“国际安徒生奖”。

五、文章主旨。

1.《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2.《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3.《孤独之旅》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六、经典词句积累。

一)思乡诗句积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二)写苦难的名言。

1.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2.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马里欧特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3.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托尔斯泰。

4.对着困难摇头,就无权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伏尔泰。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卷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b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43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1 又何间焉2 形貌昳丽 3 蹴尔而与之。4 舜发于畎亩之中 5 始龀6 陟罚臧否 7 猥自枉屈8 布衾 2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9分 1 又何间焉 2 神弗福也3 私我也 4 闻寡人之耳者 5 能勿丧耳 ...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姓名班级。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a 意大利是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宣传中心。b 意大利当时产生了大批文化名人。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萌芽于意大利。d 意大利是封建教会的通知中心。2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 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b 古代...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归类苏教版 学习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归类。一 易读错的字。湛蓝 zh n z n 纯净 ch n c n 忍心 r n y n 绒毛 r n y n 围绕 r o y o 柔软 r u y u 大厦 sh s 二 易写错的字。忍 上部是 刃 不是 刀 隆 右下部 生 上边有短横,不要遗漏。幻 左边不要写成 纟 右边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