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新版

发布 2024-01-20 09:06:07 阅读 6486

1页。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新员工**教育培训、转岗培训;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应急培训等内容。

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新员工**教育培训、转岗培训;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应急培训等内容。还应明确各项培训的对象、内容、时间及考核标准等。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适用范围、领取程序、使用前检查标准;用品寿命周期等内容。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器具的种类、使用前检查标准、定期检验、用品寿命周期等内容。

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的岗位、人员,作业的一般安全措施要求等。特殊作业是指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包括作业的组织程序,保障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内容。

5)岗位安全规范。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除特种作业岗位外,其他作业岗位保障人身安全、健康,预防火灾、**等事故的一般安全要求。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禁忌的岗位名称、职业禁忌症,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标准等,女工保护,以及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相关内容等。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现场作业的组织管理制度,如工作联系单、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以及作业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制度、反违章管理制度等内容。

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三同时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的组织、执行程序;上报、备案的执行程序等。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备、设施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日常检查的责任人员,检查的周期、标准、线路,发现问题的处置等内容。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备、设施的维护周期、维护范围、维护标准等内容。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须进行定期检测的设备种类、名称、数量;有权进行检测的部门或人员;检测的标准及检测结果管理;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的取得和管理等内容。

5)安全操作规程。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的电气、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内部机动车辆、建筑施工维护、机加工等对人身安全健康、生产工艺流程及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备、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安全标志的种类、名称、数量;安全标志的定期检查、维护等内容。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通道、照明、通风等管理标准;以及人员紧急疏散方向、标志的管理等内容。

3)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尘、毒、噪声、辐射等涉及职业健康因素的种类、场所;定期检查、检验及控制等管理内容。

五、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

1)起草。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应对起草目的、适用范围、主管部门、解释部门和施行日期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同时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规章制度的编制,应做到目的明确,文字表达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文字简明、标点符号正确。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责任部门起草的规章制度草案,应通过正式渠道征求有关部门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意见不一致时,一般由分管安全的负责人组织讨论,取得一致意见。

3)审核。安全规章制度在签发前,应进行审核。一是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对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与生产经营单位现行规章制度一致性进行审查;二是专业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三是安全奖惩等涉及全员性的制度,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审核。

4)签发。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规章制度,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5)发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应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发布的范围应覆盖与制度相关的部门及人员。

有些特殊的制度还应正式送达相关人员,并由接收人员签字。

6)培训。新颁布、修订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制度,还应组织进行考试。

7)反馈。应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或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8)持续改进。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制订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计划,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外,3至5年应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第五节组织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有组织上的保障,否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所谓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在生产经营单位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则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在生产经营单位既承担其他工作职责,同时又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人员则为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等。

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机构设置要求。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在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试行标准中对此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可参照执行。

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人员配备要求。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委托具有同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3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小结: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关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这些是本讲的重点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手册

第1章总则3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4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22 第五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24 第六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质条件保障38 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55 第八章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58 第九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75 第十章适用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单选题。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a防止事故的发生 b防止 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c防止设备损坏 d保护财产安全。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属于操作规程的是 a生产岗位的安全操作法 b安全用火管理 c厂区运输管理 d职业中毒管理。3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单选题。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a防止事故的发生 b防止 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c防止设备损坏 d保护财产安全。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属于操作规程的是 下列属于操作规程的是 下列属于操作规程的是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下列属于操作规程的是 a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