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

发布 2024-01-25 02:15:06 阅读 1121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 “名胜佳境”“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47人。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教具: 多**,班班通。

七、教学方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查阅资料法。

八、教学进度。

黄河胜景1 课时。

黄河号子1 课时。

黄河精神1 课时。

黄河颂歌1 课时。

泰山美景1 课时。

泰山日出1 课时。

泰山抒怀1 课时。

泰山典故1 课时。

剩余时间复习。

九、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

黄河。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 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 检查自读情况。

5.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 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 熟读成诵。

8. 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 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黄河号子。教学目标:

1. 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

2. 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 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一)(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查资料。

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黄河精神。教学目标:

1. 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 了解“龙门”的传说;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1. 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 师范读《公元渡河》

3. 生试读。

4. 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 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 学生读——背。

8. 课堂总结:谈收获。

9. 作业:

黄河颂歌。教学目标:

1. 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 积累黄河文化;

4. 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 再读诗句——背诵。

6.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 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 作业:

五岳独尊——泰山。

泰山美景。教学目标:

1. 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 背诵杜甫《望岳》

3. 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 积累泰山文化。

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教学过程:1.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 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 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 再读诗句——背诵。

5. 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 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 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

8. 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办一个泰山景点**展吧!

泰山日出。教学目标:

1. 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 根据诗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 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 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教学措施:结合**来欣赏、领悟。

教学过程:1. 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 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 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 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 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登山抒怀。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

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

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

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1. 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6.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泰山典故。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

教学措施:结合**来欣赏、领悟。

教学过程: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传统文化 三年级

歇后语 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崂发小学王娜娜。教学目标 1 了解歇后语的形式 发展和艺术特色,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和内涵的的把握。2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感知祖国的语言艺术之美,体味它的博大精深。3 通过学习能够轻松地感受和运用民族语言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

三年级传统文化

1和是我国传统蒙学教材中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读本。2.人之初习相远。苟不教,教之道。昔孟母断机杼。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3.头悬梁指的是晋朝的 锥刺骨说的是战国的 4.赵中令,读鲁论。其中 鲁论 指的是 5.凿壁偷光说的是汉代的小时候喜欢读书的事。6.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三年级传统文化总结

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 合作 学习,让学生质疑 释疑,教师要适当点拨 扶助,必要时才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词 句,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古今词义 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注释。有些文言文蕴含深刻的寓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懂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