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24时记时法》

发布 2024-01-26 14:25:02 阅读 7673

《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薛寰。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9~52页。

设计理念:本节课已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创设适合儿童学习的生活情境,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利用钟面、彩条直观图,把握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通过观察,比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规律,能正确的进行相关的转换。

2.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经历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和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3.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知、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比较两种记时法的异同及其特点,能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转换。

教学过程:一、竞猜激趣,初步感知。

1收集调查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2. 出示老师收集到的节目播出时间。

3.质疑:老师收集到的播出时间怎么和你们说的不一样呢?怎么回事?

预设1: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就直接指出: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预设2:生:18:00就是晚上6时。

18:00这是一种什么记时法,它和我们说的晚上6时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记时法。

4.板书:记时法。

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1.观察收集的节目预报表,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节目预报表。

提出要求: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告诉大家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间。

2)讨论交流。

提出要求1: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

[意图:提出的一组问题,具有一定的**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同时也很利于学生建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预设:生1: 左边的时间都加了“上午”“下午”或“晚上”等词。右边的时间前没有这些词;

生2.表示同一时间的两个数,有时是一样的,有时则相差12.

提出要求2: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意图:让学生给两种记时法起个名字并比较这两种记时法,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问:你为什么起名叫24时记时法?不叫25时或26时记时法呢?

预设:因为一天是24小时。

三、探索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沟通它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

1、体验一天的经过。

(1)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提问: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么?这时我们在干什么?

预设:一天是从半夜12时开始,也就是0时。这时我们在睡觉 。

(2)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提问: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表演。

(课件钟面上出示0时-12时)

指着钟面上的12时,提问:这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时针还要从中午12时接着走第二圈。(课件演示时针又转过一大格)

提问: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下午1时)下午1时是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

你是怎么想的?请一个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一圈是12个小时,再加上1小时,就是13时)那么下午1时可以说是几时?

(13时)

师述:对,钟面上第二圈开始的下午1时我们还可以说成是13时(出示)。

提问: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也可是说成几时?你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 下午2时就是14时,12加2就是14时。)

师述:依此类推,下午3时、下午4时直到晚上12时的时间接着写下去,又可以说成几时呢,你能写出来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把钟面上第二圈的时间写出来。

集体交流,学生汇报,结合课件出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过渡:(出示0~24时的彩条图)24时记时法就是用0时到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

问:在刚才的一天中,钟面上出现了3个12时,回想一下,他们分别是几时?

预设:第一个12时是一天的开始0时,第二个12时是中午12时,第三个12时是一天的结束24时。

引导学生小结:24时即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今天的开始也是昨天的结束。

3、继续比较两种记时法转换的方法和规律。

1)、全班交流:24时记时法有什么特点?它和普通记时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学生说说喜欢哪种记时的方法?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预设:生1.我喜欢12时记时法,因为早上、晚上很具体,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时刻了。

生2。我也很喜欢12时记时法。再说,用24时记时法,还要算半天,把它纠正(师:是“转换”)成12时记时法,假如,你没有学好今天的课,算错了,就麻烦了。

生3.我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12时记时法,还要写上上午、下午,很麻烦。再说早上7点和晚上7点,容易混淆。

生4.我也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他方便计算时间。

2)、提问:你认为在一天中,哪一个时刻最关键?为什么?

预设:12时最关键,因为12时以前两种记时法的表示法相同,只是普通记时法前面加上时间词即可。12时以后表示法不同。

3)、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时间?

全班同学交流,教师把学生说的地方在多**上展示。(如:银行、超市的营业时间,公交车站牌,交通标志,车票等)

小结: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记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记时法;而普通记时法,早上、下午、晚上几时很具体,生活中特别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应用很广泛。

四、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1、(出示学校旁邮政储蓄银行营业时间牌)师:我们先到银行看看。从这营业时间牌上,你知道银行储蓄业务从上午几时几分开始,下午几时几分停止吗?

指名回答,说说是怎样把24时记时法转化为普通记时法。

2、师:在交通运输方面,也经常使用24时记时法。(出示校门口1路公交车站牌,学生读出图中的时间)

提问:这1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3、师:这是南京到秦皇岛的火车票,你认为在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为什么?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集体订正。

4、画一画:同学们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更进一步了,下面请你来帮帮忙,把调皮的时针画出来,好吗?(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改一改:(想想做做第6题)这是我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节目预报表,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6、说一说:(想想做做第7题)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个别汇报,教师适当给予评价。

五、阅读资料,扩展知识。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以前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吗?(**“你知道吗”)

谈话:听了这一段话,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查阅有关各种记时法的资料,在网上或书上收集信息,把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准备这一节课,通过准备教学设计,课后教师评课等使我对这节课深有体会。我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也就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建立一个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心里想着学生,关爱每个学生。

结合我这段时间的准备,谈一下我对这一观念和这一节课的感受:

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

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例如:“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

”“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你更喜欢哪种记时法”……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向“未来”、重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心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帮助与关心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取成功。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欣赏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做起。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励,学生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励,鼓励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

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点:

课一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普通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探索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一天的开始,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另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24时记时法的实际用处。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24时记时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24时记时法。1 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2 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辨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了解人类对于记时...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24时记时法苏教版

精品资料欢迎 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9 52页。教学目标 1 创设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 比较 合作 交流,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掌握其特征,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化规律,并能正确进行转化。2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4时记时法》数学教案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节目单,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喜欢看的节目,它几时播出的?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提问,如 14 00在钟面上怎样表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几时?教师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相对应的两种记时方法。3 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