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来读三年级作文

发布 2024-01-27 21:30:02 阅读 5397

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然而,我却觉得:书,还是买来读为好。

借书,如同夺他人之所爱。捧书在手,如饥似渴阅读,与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有了深深的感通之情,可是,也只能望书兴叹,不敢提笔勾画,任兴奋的眼光无奈地从字里行间滑过,任闪烁碰撞的思想火花流星般转瞬即逝。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唯恐脏了破了丢了烂了,不得深入读,只剩下做“护书使者”的份儿了。

当然,也可以做摘抄、写感受,捡拾一些散乱的珍珠,把中意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挪到本子上,把冲撞心扉、不吐不快的读书感想写成读后感记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始终觉得,有些文字离开了特定的、原有的语言环境,就如同无本之木,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如同对一个完美的人儿进行了肢解,破坏了她的花容月貌;如同堵截了淙淙的流水,再无流畅欢快的感觉。将书归还了主人,多日以后,再看到这佳句美词,回忆它曾经带给自己精神的愉悦,再想一览享受,却已无可能。

“暮霭沉沉楚天阔”,此去经年,**再去觅得芳踪?内心里立刻盛满了遗憾,痛人心扉,犹如与知音失之交臂。

若,把书买回家中,则再无此憾事和局限。或饭后,或睡前,斜倚枕畔也可,端坐桌前也可,翻开书,只需一笔在手,勾勾画画、加加添添、随心所欲、痛快淋漓。一气呵成看一遍,粗识浅解,那么就接着看第二遍、第三遍。

何时放下只用视心情而定,看喜好而说。过罢瘾,将书束之高阁,便慢慢回味咀嚼,只觉余香悠长。时光流转,几近淡忘之际,蓦地想起某个场景、某一情节、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重新翻开书册,再度寻觅那怦然心动的语句,何其惬意啊。

记得当年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同学借给我的,开始也不以为然,没想到一看竟特别喜欢,一口气读到了凌晨4点,实在受不了了才放下,第二天读完后,又不顾一切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明明知道书本不是自己的,可是不吐不快,至于当时写了什么,已经全然没有一点印象了,只是凭少年意气发点评论吧。以后对此书念念不忘,迅速购得一本,翻烂后又购得一本,放在枕边,时时翻阅,如同享受美味佳肴。

数十年过去了,好想再看看那心潮澎湃时刻洋洋洒洒写下的内心写照,却再不可能——那本书几经辗转,估计早已不见踪迹了。自此,每看到中意的书籍,即慷慨解囊,购回家中,随时品味,随地翻阅。与一开书店的相熟,去购书时她总是好言相劝:

“别买了,省点钱,拿去看吧,只要保存好就行,看完了拿来我还能卖。”我却微微一笑,婉言谢绝,执意买走。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更是为了品味。浅尝辄止,远远不够。买书回家,其乐无穷啊。

买书小学三年级作文

买书。纪录自我的真实心情,自然动人。点点滴滴,流露出读者天真可爱。面对自己着迷的书,一心要买,但妈妈嫌贵,在自己一番不情愿后终于买到了,心情与神态的描写让本文有了不错的立意,可惜,作者对这本书如何让自己着迷没有做简要描写,仅仅一句 我觉得把人物都写活了,好像他们就在我身边,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 太过简...

三年级作文 买书的经历作文

买书的经历。朱熹曾在 观书有感 中写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告诉人们要多读书,因为书能带给我们浩瀚的世界,广阔的海洋。记得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妈妈带我去买书。下午大概两点多,我们就出发了。刚到书店,我就看到了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人群,及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其实刚进来我就盯上了科普...

年三年级叙事作文 买书 3

买书。周日上午,爸爸说我可以自己去买书了,我很高兴,一路小跑到书店。一进门,里面真安静,连人心跳的声音都。能听见,再一看地下坐满了读者就像德国诗人哥德所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一看就知道都是高尚的人,我在这里面实在太渺小了,我心说我也当一下高尚的人,我要去挑书了。可是书店里种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