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真的不动吗教案大象版

发布 2024-01-31 15:00:02 阅读 3064

昼夜的形成。

本课概述。本课从“白天黑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昼夜成因。

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引导学术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解释,帮助学生懂得仅凭直接的观察有时是不正确的,科学是需要反复观察和实验的。“科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况昼夜的成因。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指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对昼夜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本课最后的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昼夜成因的兴趣。本课的难点是模拟昼夜形成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目标:

.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好奇点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

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活动目标:

.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活动建议:

.建议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活动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将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活动目标:

.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实施建议:

.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

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强化**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

三年级科学《空气有重量吗》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 空气有重量吗 说课稿范文。一 说教材。空气 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本课题是继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实验室常见知识 等基础内容后,第一次学习和研究物质,包括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常见的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空气在小学科学...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分析

4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乐于与人合作。2 意识到材料可 利用。3 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研究材料。教学关键 学会分类。单元学习内容的建构 图示表示 课时分配 本单元安排10课时 第四课 物体的特征 为4课时 第五课 物体的分类 为2课...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

粤教科技版 科学 教材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 教学案例。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十小学黎凤霞。一 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 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 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懂得动手实验的一些技能,能从实验中分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