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2-02 08:43:34 阅读 9233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

自己试一试。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

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

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

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课前思考:理解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如果就是论事地“奉送”寓意,他们则难以接受;如果对寓意避而不谈,又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为此,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语言情境,感受语言内容,感悟语言内含并让他们在形象的想象和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是引导大胆猜测。猜测是由已知推测未知,用已知解决未知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对课文中的词语解决,教者较好地运用了“猜想”的方法,要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知识基础,能够自己猜出意思的就不要查字典,对猜测不放心的可以查字典进行验证补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培养学生独立求索的精神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次是引导创造形象。为使学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课文情境,一是引导展开丰富想象,还原具体形象,通过“从课文内容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形象,诸如:盼苗生长的形象、帮苗生长的形象、洋洋得意的形象、禾苗枯黄的形象。

二是展开丰富想象,创造新的形象。教者还注意随机引导,促进学生拓展开去,创造新的形象,诸如:儿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

这就能让学生在形象的想象创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强对课文蕴涵的感悟和挖掘。

教学反思:因为学生对寓言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先让他们先自己读,然后同位互相讲故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名上台讲给全班学生听,看谁是讲故事大王,谁的表达做流利,通过鼓励性的语言,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寓言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氛围很好,今后要注意课堂上要少讲深刻的道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寓言故事。

三年级语文教案 寓言两则教案

24 寓言两则教案4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 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 正确的人生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我通过看图 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 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 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

三年级语文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杂谈

寓言两则 教学杂谈。三年级语文教案。浙江省 省 市 区 县 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王嫣 在亲历中感受 生成 在执教 寓言二则 时,我讲到 南辕北辙 的寓意,同学们读着揭示寓意的最后一段话,纷纷说 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就越到达不了目的地。说明他的行动和目的相反,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7寓言两则

三 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3.小组交流 讨论 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4.小组汇报 品味语言 教师点拨 研究朗读。1 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 扯着嗓子 表演 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你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