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质疑教学模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专题总结

发布 2024-02-02 23:50:08 阅读 7791

自主质疑教学模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专题总结。

模式提出的时代意义。

哲学家培根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说明了“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而我们的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满堂灌形式的,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被动、依赖的思维定势,他们不但学习中缺乏一股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不能用“问号”这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的大门,而且,对老师的发问,也常常无意去刨根问底,坐等老师给他捧出现成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我们教研组在课堂上运用了自主质疑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自己到书中去寻求答案。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积极提问思考的习惯。

学生有疑就是进步,如果有疑而又能自己释疑这就是一大进步,若能将这在疑中求知的方法掌握到手,随时随地都会用,那就可以“终生受益”了。

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主体性、全面性、发展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质疑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以往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研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主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活动必须由他们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模式,既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多角度思考,借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我学习能力。

模式的基本结构。

联系题目——主动质疑——激趣。

初读课文——自学释疑——理解。

细读课文——合作释疑——感悟。

精读课文——深入赏析——积累。

总结课文——质疑存疑——引申。

模式的操作程序。

1. 联系题目质疑激趣。教师在谈话揭题后,以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要适当地将质疑加以调控,引导学生将质疑的思路始终围绕着课文不偏向。

同时对质疑进行处理,学生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学生理解肤浅的问题,教师要加以梳理归纳,巧妙地埋下伏笔,将问题存留下来,纳入以下的教学步骤中去。这也是一个存疑的过程,使之成为激发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2.初读课文释疑理解。这一步安排学生同桌自主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读通、读正确、读顺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其次,边读边思考,我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词语的理解、文中现成的问题、第一步中遗留的问题、参考课后练习题进行质疑释疑,并将其中一部分保留到细读、精读课文时再进行释疑。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将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很可能在这一环节中,提出一些无质量的、甚至游离于课文外的问题,或者是围绕课文情节,每完没了地讨论课文情节,成为多余地、无实际意义的分析讨论。

同时注意,教师的引导必须巧妙,不能由此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可适时地加以引导归纳,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发挥的余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 细读课文释疑感悟。这一环节中,教师安排四人小组自学重点段落。

教师让学生围绕上两个环节遗留的问题,根据重点段内容,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读懂课文。学生自学以读为本,时间要充足,而后的大组交流,要给学生充足的发表见解的机会,畅所欲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也可以直接说自己学懂了什么。

在提法上,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请把自己学到、学懂的介绍给大家”,以此提醒全体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时能及时补充不同的见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准确的结论。特别指出一点,在适当的范围内,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加上框框,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散性思维,发扬创新精神。

3. 精读课文赏析积累。通过对重点词、语段的感情朗读、赏析和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语言的积累。这一环节,安排学生自由学习,可以是个体的学习,也可以是合作学习。

期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强,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不足以担当起完成这一学习过程的任务。教师必须适时的加以引导、提示、点拨,让学生从朗读语感的掌握,重点词语的进一步理解等方面去获取知识。为降低难度,学生可不必说出自己的问题,只告诉大家这儿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读出怎样的效果来就行,或告诉大家对某一个句子是怎么理解怎么欣赏的。

同时,让学生在欣赏之余,进行必要的积累,摘录一些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等。

4. 总结课文质疑引申。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回顾课文,一般以“你还有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集体讨论解决。”这一提法,启发学生围绕课文进行再思考。

当同学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学生帮他解决。这样,一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提问的同学也是一个触动;二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再理解,结合课外思考题,给学生存一点疑问,借此推荐课外书籍,激发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释这一疑,达到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量,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相关策略。1. 动机的激发。动机,即个体的内驱力,是直接推动并维持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

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就会在活动中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认真的思维态度,才能取得尽可能高的思维活动质量,从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动机的激发是自主质疑模式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中,动机的激发可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对事物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因。

所以,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自主质疑活动的进行才有保障。其次,是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绝对信任、积极的期望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则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而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更能调动起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在这个新颖关系中,教师不再以先知先觉的权威出现,师生的地位平等,是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索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

2. 人际合作的策略。自主质疑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占着主要地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体和群体的合作,有语言的合作:

有听、有说、有评价,有小组讨论的合作:两人、四人、全班,互相帮助,互相弥补。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

3. 诱导鼓励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质疑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敏捷地、主动地、灵活地、独创地去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质疑中猎取知识、驾驭知识。教师为学生质疑设置环境,就是从“启发、诱导、鼓励、表扬”这八个字下功夫。

启发,就是启迪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疑问;诱导,就是把学生引进自主质疑的大门,找到解疑的思路;鼓励,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说错了的时候,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导他们围绕中心多角度、有顺序地提问,从而提高质疑的质量;表扬,就是教师对课上能提出一些有创见的文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4. 善导释疑延伸。教师在组织学生质疑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

其次,培养学生一问多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紧追不舍探索新知,使知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模式的特点。

自主质疑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知识的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是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的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新方向、新主流。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后大胆提问,畅所欲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问难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年级语文写作的质疑

学生一升到三年级,马上面临的是要写作文了,连家长都会说 要写作文了,看你怎么办?言下之意,其它的语文任务好说,作文不好办。测试中满分30分的作文,学生得10分 8分的大有人在。老师常教育学生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但当学生从头写到尾的时候,老师红笔三个字 流水帐 当学生只写其中的重点时,老师红红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研组教学总结

俗语说 春的耕耘 秋的收获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 几分感概 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是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根据学校的总体思路,我们经过讨论后统一了观点 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有先进的理念,蹲下看学生 启发式民主教学 要善于总结教学中的成果,提倡反思性教学,从教学细节抓起。以课堂教学的有效...

三年级诗歌教学模式

1 生动简洁导入,以引介入诗歌。诗歌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成功的导入方式,都应该是简洁 生动 准确的,并且可以收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的效果。目前我们常用的导入方法有 直接欣赏导入法 启发提问导入法 情景表演导入法 故事讲述导入法 导入法等等。导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