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4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2-05 06:50:07 阅读 7651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1.会写“晶、莹”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恩赐、枯竭、威胁、目睹”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提示课题。

1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板书:地球)

2出示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3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我们就能全面解开这个谜。

二、据意读文,随文学词,解决问题。

1教师:(1)组织学生相机学习生词。

出示词语卡片:

璀璨遨游纹痕和蔼晶莹渺小资源。

恩赐慷慨滥用枯竭目睹感叹威胁。

2)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棒,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3明确读文要求:

1)根据段意朗读相应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地球在宇宙中十分渺小,而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小。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号召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4要求学生根据段意找到相应的段落,用“ /表示。

三、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四、布置作业。

1填空。我是()资源,()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难,如()(

2讨论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是怎样不断再生的?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随意破坏这些资源的?导致了怎样的一系列生态灾难?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示。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地球的?

二、重点**。

1学习第一部分:美丽而渺小。

1)浏览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渺小?

出示: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2学习第二部分:自然资源有限。

1)从“不是……而是……甚至”和“如果……必将……”这两组关联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提示:“不是……而是……甚至”强调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且是有限的。“如果……必将……”警示人类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贪婪,要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2)“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中“本来”一词如何理解?

提示:“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

3学习第三部分:不能移居。

1)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提问:这里去掉“至少”一词行不行?

提示:不行。因为“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2)如何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提示: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强调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实现,也不可能有很多人去居住,所以人类更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4学习第四部分:保护地球。

1)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能移居别的星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板书:保护地球。

3)你们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4)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辨析讨论。

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打比方。例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列数字。例句: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句中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大小,从而突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更有说服力。

3举例子。例句: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举出具体的例子,而下文说明人类无法移居,更有力地突出“只有一个地球”让人赖以生存。

说明: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安排此环节,让学生能更深入地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四、联系实际,提升情感。

1教师:文中宇航员感叹到:“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的,所以有人唱出了“拯救地球”的公益歌曲,请欣赏《拯救地球》mtv。

2学生欣赏后,以“,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说心里话。

例:(1)地球妈妈,我想对你说:相信您的孩子,我们会保护您,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2)人啊,我想对你说:珍惜能源,善待自己。3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今后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

如:节约每一张纸;拧紧水龙头;不用塑料袋……

五、教师总结。

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是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爱地球,珍爱生活,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地球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让我们为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尽一份微薄之力吧。

六、布置作业。

1抄记生字词、好词好句。

2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呢?(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宣传标语、写一篇环保作文、设计一份环保手抄报等)请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3.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生态平衡意识。

教学难点。1.理解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狼(贪婪**)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鹿(美丽善良)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让我们对狼有了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出示:厄运相悖啃食自由自在面目全非。

承载灌木糟蹋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大意是说美国**罗斯福为了使鹿得到有效的保护,采取了消灭狼的方法,结果不仅使森林遭到了破坏,也使鹿的数量急剧减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是相悖的。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研读课文。

一)森林的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勾画:描写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指名读:“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理解:“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想象: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狼和鹿的关系怎样?(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生快速浏览课文。

勾画: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齐读:“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过渡:读着这句话,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5指名读,齐读。

二)狼的变化。

过渡:是呀,同一座森林,几十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1读课文,找原因。

点拨:谁是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是善良美丽的鹿。)

之前的森林同样有鹿,为什么能生机勃勃呢?

什么原因导致鹿增多呢?

过渡: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2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3当地居民是怎样残忍地猎杀狼的?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假设同学们当时就在猎杀现场,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想象一下,并说一说。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7单元作文 劝说

人教版六上单元劝说。劝说。小明的爸爸爱打鸟。今天他又背着猎枪准备出门去打鸟。小明看见了,就急忙上前阻止说 爸爸,今天又出去打鸟吗?是啊,儿子。你想和我一起去打鸟吗?爸爸笑容满面地说。爸爸,我不会和你去打鸟的,我还要阻止你去打鸟。难道您不真的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吗?它能帮助我们捕捉害虫,还给我们带来欢...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一 神机妙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10分 2.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递等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3.求未知数x。每小题3分,共9分 二 填补空白。每空1分,共30分 1 一辆汽车一次可运水果吨,4次可运 吨。2 km的 是2...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 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