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评课15凡卡人教新课标 教学

发布 2024-02-05 09:45:08 阅读 7540

本节课教学设计独特,思路清晰,知识点落实很到位,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实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林莘老师简单的表达将凡卡的悲惨凸显的淋漓尽致。本节课林老师给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说得轻松,体验得轻松。

林莘老师这节课犹如细细春雨,滋润着刚种下的种子,让他们慢慢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节课让我真是受益匪浅:

一、整体感知,引出主题。

林莘老师利用检查预习,了解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凡卡。通过凡卡的童心、孝心、爱心,在无声无息之中引出凡卡的悲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二、以悲为线,紧扣主题。

整节课林老师紧紧抓住了“悲惨”二字,表达了凡卡内心极度的痛苦,将凡卡这个形象充分展示在我们面前。课堂中紧紧抓住第八自然段凡卡挨打、挨饿、挨困的情景,分析凡卡命运的悲惨。让学生体会直接叙述的写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林老师在无形之中,将写作要条理清晰,顺序清楚,说话明明白白地写作方法告诉学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三、形成对比,凸显主题。

课堂中,老板一家和凡卡形成看鲜明的对比。林老师紧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拿鱼嘴直戳我的脸……”这句中的几个动词,让学生反复的练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体会凡卡的非人待遇,悲惨生活。这一幕幕情景多么令人心痛,一幅幅画面多么令人惊心。

凡卡只是普通的学徒,却遭受了老板他们残忍的欺压,凸显了凡卡是何其的悲惨。

四、以乐衬苦,深化主题。

在**的伴奏中,林老师带着学生跟随凡卡的记忆追溯到家乡,一起回味家乡的美景,感受凡卡和爷爷之间的快乐。凡卡家乡“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啦……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真美啊!

美得如此洁白,美得如此生动。就在这个充满祥和的家乡里,凡卡和爷爷一起砍柴,一起玩耍,他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树林中,爷爷和凡卡一起的日子是简短的,可是留在凡卡的记忆中却是长长久久的,这快乐留在了凡卡。

第1页。的心中,凡卡心中的乡村生活如此美好,留给凡卡的日子如此深刻。林老师以乐衬苦,苦更苦的方法,将凡卡的悲惨生活,完全深刻化。

整堂课下来,老师读学生,读文本,将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的和文本相结合,教学设计吸引人的目光,充满了智慧性。林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地说、写,提供了一个平台。再则,林老师的评价语很亲切,形式多样,非常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学了这节课,肯定收获了不少,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页。

评六年级《凡卡》一课的同课异构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显得那样苍白!虽然我们都充分认识到追求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但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犹如明亮的灯塔,我们教学的航船如何才能驶向光明的彼岸呢?今天我有幸地听了我们六年级何老师和滕老师同课异构 凡卡 一课,感受颇深,主要从以下两大亮点谈谈自己...

六年级语文凡卡试卷

200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10月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 文言文 共28分 一 默写 10分 1 1 草满池塘水满陂。2行人临发又开封。3 儿童急走追黄蝶。4客人思客客思家。5 九州生气恃风雷。二 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六年级下语文评课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人教新课标

2 从文本入手进行取舍。这篇课文没有一一陈述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也没有完整有序地把她发现镭的过程详实地记叙下来,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从欣赏的角度来说,此文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如果一一平均使力,势必削弱文本的魅力。而课堂上,苟老四海充分关注了文本的语言特点 具体事例的描述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