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1教案西师大版

发布 2024-02-12 08:35:13 阅读 9831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列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每个算式里的两个因数相等,每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是数字1。

教师:从上往下看,比较这些算式,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第1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一位数,第2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第3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三位数,第4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四位数。

教师:我们发现的都是这些算式的规律,既然这些算式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么它们的结果会不会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呢?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规律。板书课题。

点评:用有规律的一组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并用猜测算式的积是否有规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本节课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探索规律。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先用计算器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写下来。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

教师:刚才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学生:确实有规律。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后再组织汇报。

学生1:我发现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等,而且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时,两个一位数相乘,积是一位数;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乘,积是五位数;两个四位数相乘,积是七位数。也就是积的位数总比两个因数位数的和少一位。

教师: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是用每个算式的积和它们的因数相比得到的规律。

教师:观察、比较是我们在寻找规律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

学生2:我发现它们的积很有趣,你看1×1=1,每个因数里有1个1,积就是1;11×11=121每个因数里有2个1,积从左到右就从1开始排到2,然后又排回1;111×111=12321每个因数里有3个1,积就从1排到3再排回到1

教师:也就是说如果因数中有几个1,积就从1开始从左到右排到几,然后又排回到1。如果每个因数里有4个1,积就从1排到4,即1234,再接着排回来321,组成积1234321。

学生3:我还发现从第二个算式1111×11111的积。

学生:11111×11111=123454321。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教师:我们用这个规律推测11111×11111的积是否正确,还是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后发现确实正确,证明学生发现的规律是科学的。

点评:这个环节中学生对规律的探索经历了“根据已知条件、运用适当的方法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进行推测——验证规律的科学性”这样一个过程,这里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规律的使用,以及验证规律的科学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乘法算式的规律,下面再来看看这几组除法算式。

出示例2中的算式:2424÷101=2424÷202=2424÷404=

教师:我们前面是怎样探索乘法算式的规律的?

学生:先有计算器算出算式的结果,再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来发现规律。

教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索除法算式的规律。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规律,然后组织汇报。

让学生观察:2424÷101=242424÷202=122424÷404=64848÷101=48

学生1:我们组把这些算式横着比较,发现每一排算式的被除数都没有变,而除数则从左往右依次扩大,再比较商,发现商从左往右依次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2:我们组是竖着比的,竖着又可以看出是除数不变,被除数在扩大,商随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这里学生没有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上的共同规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如果有学生发现,就让他说说有怎样的关系。

下面按有学生发现这个规律设计。

学生3:我们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因为2424÷101=24,它的商是被除数的后两位“24”,同样4848÷101=48的商也是被除数的后两位“48”,我们认为像这一类算式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它的商就是被除数的后两位。

教师:那么根据这个规律可不可以推测出2424÷202=,2424÷404=,4848÷202=,4848÷404=的商呢?

学生3:可以。

教师:怎么推测?

学生:从第一组得到的当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知道2424÷202的商就是2424÷101的商缩小2倍,也就是12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的这些规律。

学生用规律计算余下的一组算式:9696÷101,9696÷202,9696÷404,再组织学生用计算器检验。

教师: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我们发现的规律都是正确的。

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独立完成例2后面的“做一做”,组织集体订正。

点评:对除法计算中规律的探索,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行规律的探索,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能力,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堂活动,再组织交流。

四、拓展运用。

教师:刚才我们发现这么多乘、除法里的规律,像这些有规律的算式你能写出来吗?

学生尝试写,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点评:这里让学生写几个有规律的算式既使学生对规律的探索由“发现规律”扩展到“创造规律”上来,提高了学生对规律探索的层次,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复习引入。结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征,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 概括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渗透对应 函数等现代数学思想的教育。在操作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操作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活动。教师 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摆...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 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 二 探索规律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2 113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中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 1本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水平和抽象概括水平。2苯一步提升学生对规律的探索水平,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

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教学目标。1 结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征,探索给定图形中隐含的规律。2 培养学生归纳 概括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渗透对应 函数等现代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在操作中探索 平行四边形个数与拼出图形的周长的关系。教学准备。若干个一样大的平行四边形,每人准备6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