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要点

发布 2024-02-22 04:40:11 阅读 3615

[摘要]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依靠严格监管的经验管理阶段,如何构建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成为煤矿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对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有效的**。

关键词】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煤矿安全管理。

1、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

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 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形成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①危险源辨识;②危险源监测;③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

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2、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虽然流程是科学的,但没有制度、规范、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相配套,也很难保证流程的良性规范运转。一般来说,机制包括两部分:制度、体制。

制度是根据安全管理应该遵循的规律来制定的,体制是依据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动力源而制定的,有了制度,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作支撑,才能真正使制度落到实处。本文从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两个方面设计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如图2所示。

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

遣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秀屿区埭头镇农机站曾立军。摘要 从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责任落实 强化工作制度 强化工作机制 强化源头管理 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宣传教育 强化安全检查 强化联合执法等方面入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关键词 安全生产 农业机械 长效机制。秀屿区农机安全生产...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技术含量高 危险系数高。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安全工作尤其重要,必须建立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 常抓不懈 的长效机制,将责任 目标 制度落实到班组,在班组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层层抓安全,人人保安全,开好班前 班后会,搞好现场勘察,严格执行工作票 操作票 安全措施票及...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 管理制度 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煤矿事故统计资料显示95 以上事故是人的不良习惯 不规范行为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