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发布 2024-02-22 21:35:09 阅读 5260

讨论稿)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企业恢复性生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骨干企业重组壮大、中小企业后劲培植为手段,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增强信心、强化支撑为目标,沉着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给我市带来的冲击,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主要经济指标发展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增加值24.

5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5.5%;完成税金2.

15亿元,同比增长22.2%。

二)重点骨干企业发展目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培植总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楚源、吉象、万向、顺发、金利丰、德永盛、扬子江、劲牌、西普、恒欣)。

培植税收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以上,其中过亿元企业1家(楚源)、过5000万元企业1家(吉象)、过2000万元企业1家(劲牌)、过1000万元企业2家(西普、顺发)、过500万元企业5家(德永盛、钱潮零部件、扬子江、金利丰、荆江)。

三)企业成长工程发展目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30家。

四)重点项目建设目标。

重点抓好10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①劲牌酒业(石首)二期年产2万吨基酒和1.5万吨纯谷酒及启动第三期建设;②伟林木业(石首)技改扩能;③顺发钢铁技改扩能;④德永盛纺织3万锭精纺纱扩建;⑤金利丰技改扩能;⑥华新水泥(石首)新上60万吨水泥粉末扩能;⑦湖北钱潮汽车零部件技改扩能;⑧新兴汽配技改扩能;⑨鑫隆塑业技改扩能;⑩荆江选矿的选钒、选磷药剂的开发等项目。

重点抓好10个已动工在建企业项目的竣工投产达标:①西普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生产项目;②金驰农业装备(石首)船式拖拉机项目;③石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④石首林盛纺织服装项目;⑤隆鑫肥业建设项目;⑥湖北钱潮精密件轴承滚动体建设项目;⑦石首长江矿山材料化工产品加工项目;⑧华源地毯重组项目;⑨天地科技建设项目;⑩湖北生达机电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

重点抓好10个意向性项目的签约及工程开工:①湖北吉象投资1亿元的新建年产10万立方米细木工板;②上海颂邦投资****投资5亿元实施5—10个农业深加工项目;③湖北凯力电力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生物质发电;④北京世纪众邦科技实业公司投资约7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环保玻璃生产线;⑤东莞卓洲电子****投资5000万元新建电子工业园;⑥东莞源殿科技****投资5000万元新建节能灯具生产线;⑦福建富人木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木材加工生产项目;⑧深圳华坚集团投资3000万元新建鞋业生产线;⑨石首家俱协会投资5000万元新建家俱项目;⑩武汉元丰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年产3万吨铸件项目。

三、工作措施。

一)抓技改,优化结构。

技术改造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积蓄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

1、优化规划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技改投入方向上,突出改造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品结构。在技改投入重点上,主要向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

重点抓好江北工业园的劲牌酒业、东升工业园的伟林木业、金平工业园的湖北钱潮、鑫隆塑业、新兴汽配等企业。

2、提升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化工、汽配、纺织等传统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体,也是实施技术改造的重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通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迅速扩张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抓好德永盛纺织精纺、顺发钢铁技改等项目。

3、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荆江选矿的选钒、选磷药剂的开发、湖北钱潮零部件高档轿车雨刮器等技改项目建设。

4、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围绕主业和主导产品,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产品创新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改项目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支持湖北楚源、扬子江泵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二)抓骨干,培育龙头。

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加大投入,落实政策,招商引资,整合资源等多种措施,重点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真正形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标志性的龙头。

1、确立企业差异化管理标准。2010年,我市确立重点扶持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税收在100万元的中小企业,争取进入重点企业行列;限制发展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通过对企业实施差异化待遇管理,使政策、资金、技术、人才逐步向重点企业靠拢,带动重点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刺激中小企业向重点企业迈进。

2、确立2010年重点发展的龙头企业。全市要着力抓好重点企业的挖潜改造,品牌扩张,迅速做大规模,增强实力。化工行业重点扶持湖北楚源、荆江选矿;林产品加工行业重点扶持湖北吉象、伟林木业;纺织行业重点扶持德永盛纺织、金利丰纺织、林盛纺织;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扶持湖北钱潮、金驰机器;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重点扶持劲牌酒业(石首),机械行业重点扶持扬子江泵业、金象矿山、西普机械;轻工建材行业重点扶持华新水泥、顺发钢铁;电子行业重点发展致源电子,尽快多的形成一批产值过亿元、税收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

(三)抓环境,招商引资。

1、加强硬环境建设。一是要抓好工业园区的土地规划编制、调整工作,并切实做好土地的储备,2010年要完成1500亩的可用工业建设土地的征用任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特别是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

2、落实软环境措施。一是对我市出台的各种政策进行梳理,加大落实力度,确保“工业兴市”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二是规范部门收费与服务,深化以工业项目审批流程为切入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职责,对行政审批真正实现零障碍、底成本、高效率;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充实工业发展专项**用于贴息,壮大担保公司资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3、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一是要积极拓展商源,寻找商机,真抓招商。要编制有效的招商引资项目,走出去真抓实干。

二是要加大对已签合同项目的跟踪服务,促使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对没有签约的项目要跟踪督办,加强联系,不达目的不罢休。三是对原有的招商引资项目,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梳理。

对完成合同的,要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合同的,要督促企业加大投入,确保达产达能,不能按照合同兑现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四)、抓责任,奖优罚劣。

1、要严格落实责任。年初,市经济局根据市**意见下达了各项经济指标规划,分解了目标任务。各乡镇办区、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各自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逐月进行落实,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

2、要切实加强调度。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及时了解情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及时总结经验,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要严格进行考核。对“工业兴市”、招商引资等情况,及时通报,年底考核汇总,对做出突破贡献的乡镇、经济主管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业将给予奖励,对完不成年度发展任务给予批评。

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一 充分肯定去年工作,增强 冲千亿 的信心和决心。2004年极不平凡 成绩之不易。面对电力 土地 资金等要素的严重制约,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自上下左右 方方面面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全市工业战线的同志敢于攻坚,奋力闯关,保持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增强了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为全市...

县2024年工业经济工作计划

2012年,是落实省委提出的 工业强省战略 的第一年,也是落实 十二五 规划的重要之年,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制定2012年度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如下 一 工作思路。2012年,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 工业强县 战略,坚持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

2024年工业经济工作计划档

4 打造软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招商引资开绿色通道。巩固2010年以来市 区 镇开展的 察企业所想 解企业所忧 为企业服务 助企业发展 的 四企 活动成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优化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镇干群不断学习,树立先进理念,激发他们干事创业激情,只有这样,发展符离才能奠定基础。同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