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发布 2024-04-06 15:20:07 阅读 9238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会使一年级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遇到新的问题,产生许多不适应,尤其是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较为复杂,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高校应重视对一年级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研究,把握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一、一年级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又是大学生的中心任务。一年级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上。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相比较,无论是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上,还是在学习方式、学习管理上都有许多新的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带来了一年级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

一年级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主要是对大学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的心理条件具备但心理准备不足。所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差不多都有一套适合中学学习和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但是这套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大学。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与中学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

中学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灌输为主,教师日日在班,几乎天天辅导,学习的内容少且内容较为浅显,多为基础理论知识,多数课程是多年“一贯制”,教师安排着学生的学习及活动内容,学生对所教内容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随从学习,养成了学习上的随从性。而大学的教学方式则不同。教师每天上课时来,下课时走,课程多,内容深,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教师授课是提纲挈领式的,往往只讲授有关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介绍有争议的问题和学科发展趋势,较多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学生在学习上要有独立性和自觉性。

这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由态度上的被动随从到主动自觉,由教师灌输到自主自觉,由追求分数到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多数一年级大学生反映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或不太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不适应造成他们心理压抑。面对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学习不得章法,不得要领,有人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处于一种学习焦虑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焦虑心态是否正常,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过去人们往往对焦虑只提如何消除,对它的作用很少涉及,从而降低了焦虑在教学中的地位。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是与未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联系。

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观象,确能对人体的大脑神经有刺激作用。许多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高焦虑的学生往往会异常激动,处于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表现出高于一般人的动机。

而低焦虑的学生经常反应迟缓,不易激动,缺乏促进学习的迫切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对学习是不利的。试想:

一个对学习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的学生,怎能兴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学习?同样,一个无焦虑、整天心不在焉的学生,也不能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因此,一年级大学生这种因学习方式不适应而导致出现焦虑心态是正常的,调节得好,这种焦虑心态能够成为学习的动力。

否则,长期下去,它会成为一年级大学生今后学习的障碍。

2.学习目的的多元性。

学习目的是大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大学生成才的首要纲领。它确定学习的方向,决定学习的动力,给学习精神和态度以强烈的影响力。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既简单又明确,主要是通过对各门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升学作准备。

而大学则是提高教育,由于个体的思想素质、理想、信念的不同,在学习目的上常常表现出多元性。有的为了个人前途,有的为了国家建设,有的为了家庭需要。有些人目的清楚,有些人目的模糊,有些人目的常常处于动摇不定状态。

这种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在刚入校的一年级大学生中较为突出。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社会意义的理解,学习目的会逐步明确起来的。一年级大学生这种学习目的的多元性是不足为怪的,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也会造成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3.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

动机是指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动力,是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向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每一行为举动都是有动机的,动机引发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与维持其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促使学生达到某一学习目的的心理动因。

学习活动的产生与持续有其内部的、心理上的原因,这种内部的、心理上的原因就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

它是通过集中注意力,准备力量,降低知觉阈限,提高敏感性来促进学生学习的。

一年级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2)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

3)为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4)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5)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等。

就整体而言,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还处于朦胧的等待状态,个别学生甚至表现出无动机状态。因为,他们尚未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不深刻,而一个大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奋斗目标和对所学专业社会意义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的基础。学习动机是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学校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以及自己对社会要求的体验而逐渐形成的。

这些因素对一年级大学生来说,体验不多或不深刻,因此出现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是不难理解的。

4.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学习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价值判断,即为什么学。它经常是构成学习态度的前提,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决定学习态度的一切,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

从情感的角度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情绪反映。情感在学习态度中具有比认知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中播下对某门学科爱或不爱的“情种”以后,不论客观上再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往往仍然坚持原有的爱或不爱的心理倾向。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外显行为。它一方面受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将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的心理倾向用行为显现出来。但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活动中的外显行为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的,因为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的心理状态变为外显行为时,常常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权威势力的干预,学习行为所期待的结果,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等等。

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每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他们调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适应新的角色,对此,一年级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进入大学,面临新的挑战,有的同学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建立起来,新的竞争就要开始,面对这一变化,一部分人意志坚强,暗下决心,调整自己适应变化,重新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因此而产生自豪感。

另一部分人,意志较为薄弱,一时难以适应变化,常感到苦恼不安,他们课上胡思乱想,课下坐立不安,夜里辗转难眠,思想包袱沉重,学习日益被动,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他们态度消极,尤其是当其感到学业落后于他人或其他条件不如别人时,一些人便会产生极度的焦虑情绪和自卑感。还有一些人,既为上大学而自豪,同时又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而自卑,处于矛盾之中,学习态度不稳定。

第二,轻松感与被动感并存。考上大学是许多中学生明确而具体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学生夜以继日,挑灯夜战,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深感疲惫。

进入大学以后,实现目标后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感到应该 “歇歇脚、喘口气”了。还有部分同学对中学的学习方式一时扭转不过来,对大学里教师传授与学生主动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还不能适应,仍然被动等待。由于思想上放松了要求,导致学习上的被动,学习成绩滑坡,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和被动感。

二、高校教育者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1.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大学学习方法。

确立自主学习观: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学占很大比重,因此,应培养一年级大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帮助他们有选择地学习,有计划地学习,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尽快适应时间上的 “自由”,制定合理的计划,妥善安排时间。不至于因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也不至于因忙乱无章而疲于奔命。

学校应根据大学学习涉及课程多,包含内容多,难度大,范围广以及教师讲课方式灵活, “教无定法”、 五花八门”的特点,教育学生适应这一特点,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起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观,掌握各种学习渠道和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要开拓思路,探索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

2.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

所谓专业兴趣就是对所学专业的特别关切与喜好的情绪,是力求学习掌握接触知识,研究探索专业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一年级大学生来说,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尤为重要。

因此,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兴趣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当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时,刻苦努力,奋发进取;当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一致时,要培养专业兴趣,更加刻苦努力,奋发进取,绝不能怨天尤人,消极敷衍,浪费大好时光。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样,就能够突破个人兴趣的小圈子,去热爱所学专业,并形成对专业长久而专注的感情。

3.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并使之产生自觉行动的必要前提。伟大的精力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帮助一年级大学生缩短 “理想间歇期”,尽快确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以既高于现实,又是经过一定的主观努力能够实现和达到为原则。

大学生一年级个人总结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下面是关于大学生一年级个人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本人自入学以为,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与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

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心理调查问卷报告

a.愿意 b.不愿意。8.你对未来立足社会有信心吗 a.有 b.没有 c.一般。9.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什么看法 a.家庭难以负担大学费用而放弃考大学 b.大学不包分配感到前途渺茫 c.大学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差。10.请按你自己的感受把下面这些学科的序号按顺序填在空格里。1 ...

大学一年级学习总结格式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经过高考激烈地角逐,我如愿以偿地踏入了大学之门,开始了我陌生却精彩的大学生活!转瞬间又到了春风如苏的季节,而我的大学生涯的八分之一也就此划上了句号。没有总结的人生是曲折的人生,没有计划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在这个小小的驿站上,我将过去垒成坚固的基石,构想美好的蓝图。人非生而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