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发布 2024-04-23 16:25:08 阅读 9388

一、评价标准的具体化。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合并为“品德习惯”,这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体系可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五个纬度来建构,这五个纬度又可根据其涉及领域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应再列举出若干关键表现,突出阶段性和基础性,如:低年段的“诚实守信”,可将其具体描述为:不说谎话,有错就改;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尽量让评价指标显性化,根据这些指标对学生进行逐项评定,就能避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空洞和流于形式,引领教师全面关注学生日常发展状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评价与日常行为表现联系起来。

二、评价内容的个性化。

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体系的建立使评价指标明朗化了,但这只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由于不同年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要求,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每个学生在相同领域发展依然存在水平差异,因此,评价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年龄段的差异和同年龄段内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于是,还必须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解,按照低、中、高螺旋上升的原则科学拟订出不同年段的评价内容,具体实施中还要特别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兼顾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起点,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分块评价标准下通过“协商”拟定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即使是同一条内容,也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水平要求,以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发展。

如:“按时完成作业,学会自我检查”这一指标, a同学目标允许是“坚持仔细检查、争取一周作业全对”,b同学目标允许是“学会自我检查、争取连续三次全对”.总之,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允许其以不同的发展速度,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最近发展需求和发展的现实条件,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提高。

三、评价实施的动态化。

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环节,它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从学期初的初评定目标,到阶段小目标的确立与评价、学期中的成长足迹展示、学期末的最终形成等级,要定期给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的空间,时刻激励学生自省、自律,避免学生只着眼阶段达标的短期效应现象,更立足于学生的长足发展,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评价方式的生动化。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应采取学生熟悉的、活泼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评价的效果。可以选择 “苹果熟了”、“欢乐的小脚丫”、“雏鹰争章”等有趣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小目标写在上面,定期公示,时刻提醒自己为着目标努力前进,并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让一个个成熟的红苹果、一个个欢乐的小脚丫、一枚枚奖章成为同学们成长的见证。

此外,可在每学期设计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力求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世界,学习用已有的经验分析现实生活,采取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活动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上,可实行全方位开放,教师只对活动的任务进行简单寄语,给学生提供活动建议,设计出评价**,学生可以邀请家长、辅导员、教师等参与活动;在评价的标准上,凸现多把尺子,尽量展现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同时,为了反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态,活动中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活动随记。

如:本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是采用( )方式搜集资料的,活动中我最大的困难是( )我是()克服的等等,随记内容既有学生自己参与活动的个体体验和足迹,还有对他人的评价,便于清晰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

五、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班主任不应该拥有唯一的评判权,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等都应该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评价应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主体可以拥有各自的评价权。如生活方式中的“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就应由家长为评价主体,而“乐于交流”中的“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和小伙伴说心里话”则由同伴为评价主体。

六、评价结果的意义化。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能仅仅是填写在素质报告单上给家长看、给学生看的一个等级和话语,它应和学生后阶段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或发展起点;它应和学校的各项学生表彰制度挂起钩来,不论是评“三好”,还是评比学校命名的单项荣誉,即使是学生自主申报的奖项,都应该以综合素质报告单中的结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据。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集体的评价联系起来,和**的监督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自己成长的自觉性,同时也能避免学校最终评价结果与学生现实发展状态之间产生的冲突。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一个较大工程,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反思和改进,愿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段力民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段力民。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单位 养马庄小学教师姓名 段力民。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 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合理性,加强学校与社会 家庭的更广泛联系。它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 改变不良习惯,提升个人素养。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主要是两种情况 一 学生自己的不良习惯,家长没有督促他改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二 学生和家长等人学的。有些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形象,出现了一些带口语 随地吐痰之类的行为,长时间后孩子就学会了。班主任教师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说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作者 林峰。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5期。摘要 小学生数学素质评价是指有计划 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小学生在数学知识 数学技能及对数学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材,并根据这些素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作出判断 论证的过程,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关键词 小学生素质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