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 2024-04-28 07:20:15 阅读 2013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按照总局党校课程的计划安排,本人认真学习了一些马列精典著作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等课程,特别是聆听了专家讲座之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由此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实践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和学说体系。包括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共产主义。

有三大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比如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关于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构想等,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完整的理论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成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本质内容,归根到底建立在人民群众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其精髓和活的灵魂;“与时俱进”是其固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提出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求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在阶级”上升到“自为阶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1)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2)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缺陷;(3)展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根本途径,证明了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获得彻底解放,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唯物史观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上,剩余价值学说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形成科学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考察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两个必然”理论的深化、补充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必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

一是从唯物史观角度,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一切社会形态无不带有历史的必然性,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它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就一定会发生变革。

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注定要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是从剩余价值规律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揭开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胜利。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动机和实质是追求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推动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而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大再生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加深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

当这种矛盾和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三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过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最终必然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社会化生产力具有排斥私有、要求公有的革命性质,它要求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和它的本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是从阶级斗争角度,考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历史,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都是建立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对抗基础上的社会,因而这类社会制度的更迭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了它要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两个决不会”是在总结工人革命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唯物史观在“两个必然”理论上的运用和体现。“两个决不会”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历史过程。其思想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四、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坚持马列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它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理论,坚持它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才能有我们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

2、马列主义的政治立场,即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列主义首先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立场,坚持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自觉捍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以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和社会不平等、争取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己任。

它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是他们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因此,坚持马列主义,首先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马列主义的社会理想,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工人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条件、手段和途径。因此,“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我们应当始终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任何困难、挫折面前,都不迷失方向,矢志不移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在坚持马列主义的同时,还必须发展马列主义。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列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马列主义才是真正的坚持马列主义。基于这一认识,有三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第一,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个别论断在当时提出的时候,本身就有错误之处,需要矫正。第二,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原有的一部分分析和结论已经过时,不再适用,必须有新的认识。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有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也没有过时,但由于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深化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新的情况,自觉地把自己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脱离实际的空谈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心得体会

周五进行了深基坑方面的学习,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 深基坑工程是个临时工程,安全储备相对较小,造价较高,建设单位一般不愿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风险性较大,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很严重。二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连的建筑物 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及周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