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发布 2024-04-30 00:50:13 阅读 6171

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探索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增长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调配奶茶的学具。教学方法:

自主**教学过程:

一)调查引入: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了在生活中**应用了“比”?学生出示各种调查资料。

2、师出示一瓶清洁剂,让一生读出瓶上的“配制方法”:“按浓缩液、水1:4的比例”。师:这里的1:4是什么意思?

生1:稀释液一共5份,浓缩液有1份,水有4份。生2:。浓缩液占总体积的,水占总体积的。

生3:浓缩液占水的,水是浓缩液的4倍。

500毫升的稀释液,问题是要加入多少浓缩液,多少水呢?3、师:现在要配制。

师出示例题2。(二)合作**:

1、全班合作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

师鼓励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生1:稀释液总份数:1+4=5,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的量:100×1 =100(ml)水的量:100×4 =400(ml)生2:稀释液总份数:1+4=5浓缩液的量:500×=100(ml)

水的量:500×=400(ml)

水的量:500÷(1+)=400(ml)生3:浓缩液占水的浓缩液的量:500-400=100(ml)

生4:设每份量为x毫升。

x+4x=500解得:x=100100×1=100(ml)100×4=400(ml)3、检验。师:

你有什么办法检验结果正确吗?生1:100+400=240(ml)生2:

100:400=1:4

4、小结:刚才的例子可以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分配。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它。(三)操作实践。

同学们最喜欢喝奶茶,下面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自带的学具按1:5的比例泡一杯300毫升的奶茶。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问题需要同学们来解决,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四)发展运用。

1、杨老师和谢老师合租一套房,杨老师住30平方米的房间,谢老师住20平方米的房间,每月房房租怎样分配才合理?学生小组解决后,全班讲评。2、新世纪超市糖果部要配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励求异思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3、帮刘叔叔收电费,完成**。(两人合作)

刘叔叔管收四家电费,四家合用一个总电表,五月份共付电费128元,按每家分电表的度数分摊电费,每家各应收多少钱?住户。

王家。张家。

赵家。李家。

分电表数(千瓦时)应付电费。

学生分组交流,并展示所填**。(五)总结全课。

师: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六)课堂作业。

教科书第49页题。

比的应用(练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50页。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按比分配类型的特征,运用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优化解题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选用最优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参加漂流的游客和救生员一共有56人,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和多少名救生员?学生小组讨论:

1、这段话是把什么进行分配?2、按照什么进行分配?3、怎样进行分配?

小组汇报后,学生试做。

方法一:总人数是按1:7来分配的。

1+7=8,56÷8=7(名)游客共有:7×7=49(名)救生员有:7×1=7(名)。方法二:总人数是按1:7分配的。

救生员:56×=7(名)游客:56×=49(名)

学生做后全班讲评,小结解决方法:在解决按比分配时,一定要找准总数量和所分配的比,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二)指导练习:

1、同学们知道空气的组成吗?师介绍空气的组成,引出题目。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在660立方米的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多少立方米?

学生分组交流,并找出解决方法。全班讲评,重点弄清把什么按什么比来分配。

2、师出示修路场面,引出混凝土,现要搅拌20吨这样的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

2:3:5,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学生根据图理解题意,把什么按什么来分配?自己独立列式,然后交流。

3、师出示菜农伯伯种菜的图,王大爷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王大爷准备用种西红柿。

剩下的按2:1的面积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试做,再交流,主要弄清把什么按比分配,找准剩下的面积。

4、教师出示一根长120厘米的铁丝,准备用它来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分组讨论,知道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弄清长、宽、高和这根铁丝之间有什么关系?知道这根铁丝的总长就是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然后再来按比分配。(三)全课小结:

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们在解决时一定要弄清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再选择灵活的方法解题。

四)课堂作业:教科书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 二 教案冀教版

比的应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2.能力目标 能根据比例列方程,并能解答已知比例和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的按比例分配问题。3.情感目标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解释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按比分配合理性,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

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比的应用

教学反思。比的应用 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

2024年秋季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数学书54页例2。教学目标 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并学会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用具 多 教学过程 一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同上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