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文观止 校对

发布 2024-04-30 05:35:14 阅读 5882

六年级国学教材。

古文观止。目录。

1 陋室铭1

2 爱莲说4

3 两个小儿辩日7

4 塞翁失马10

5 马说12

6 西湖杂记15

7 伤仲永18

8 狼21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4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7

11 扁鹊见蔡桓公29

12 桃花源记32

13 岳阳楼记36

14 师说40

15 谏太宗十思疏44

16 滕王阁序47

17 兰亭集序53

1 陋室铭

导语引题】

简介刘禹锡、陋室铭的来历和“铭”这种文体。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原文欣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帮你理解】1)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陋室:

简陋的屋子。(2)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4)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

大。儒:旧指读书人。

(5)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6)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7)金经:

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8)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9)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牍,①古**字用的木简。②文件;书信。(10)劳形:

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12)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

2 爱莲说。

导语引题】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原文欣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帮你理解】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 (4)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5)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6)香远益清:

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7)亵(xiè)玩:

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8)隐逸者:

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9)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0)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1)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2)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3)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3 两个小儿辩日。

导语引题】

同学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们就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原文欣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帮你理解】(1)游:游历,游学。(2)辩斗:

争辩。 辩:辩论;斗:

争斗(3)故:原因,缘故。(4)去:

距离。(5)初:刚刚。

(6) 日中:正午。(7)车盖:

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8)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9)决:判定,判断。

(10)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见多识广)呢?孰:

谁。汝:你。

为:通“谓”。“知”通“智”,智慧。

(11)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12)沧沧凉凉:比喻太阳刚升出来时十分凉爽。

4 塞翁失马。

导语引题】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意思?你知道关于塞翁失马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典故。

原文欣赏。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帮你理解】

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⑵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善:精通,善于。术:

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⑶亡:逃跑;⑷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⑸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⑹其父: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

父,老汉(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⑺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遽:通“讵”,就; ⑻福:好事。

⑼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⑾将:带领; ⑿胡马:

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富:有许多。⒂髀:大腿; ⒆丁壮:壮年男子;⒇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5 马说。导语引题】

相传有一个人叫九方皋,也是一位相马高手。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九方皋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原文欣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帮你理解】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2)辱:

受屈辱。(3)奴隶人:仆役;马夫。

(4)骈(pián):两马并驾 (5)枥:马棚,马厩。

(6)一食:吃一顿。 (7)食:

通“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能:

才能。(9)见,同“现”,表现;显现。(10)不可得:

都做不到。(11)安:怎么,**,疑问代词。

(12)策:策,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 (13)以其道: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14)道:正确的方法。

(15)食之:食同“饲”,喂养它。(16)尽其材:

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17)通其意:

通晓它的意思。(18)执策:拿着马鞭。

(19)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6 西湖杂记

导语引题】历代文人墨客喜欢游赏西湖并留下了千古美文,今天让我们感受一下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笔下西湖别具一格的美。

原文欣赏】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六年级古文观止 校对

六年级国学教材。古文观止。目录。1 陋室铭1 2 爱莲说4 3 两个小儿辩日7 4 塞翁失马10 5 马说12 6 西湖杂记15 7 伤仲永18 8 狼21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4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7 11 扁鹊见蔡桓公29 12 桃花源记32 13 岳阳楼记36 14 师说40 15 谏太...

六年级古文

古文撷英 春日寻芳。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

六年级必记古文 1

小古文100课 名篇精选。1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 或白 或赭 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2 日时。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3 猫斗。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