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发布 2024-05-01 03:45:10 阅读 2467

学材分析。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提高。

学习目标。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研究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导学策略。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1、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展开。1.练习。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小组进行练习。

然后派一名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分析过程和解答算式,最后师生一起小结,在小结要提醒学生其中一些题在解答中要思考的地方:第13题,大圆直径为23=6㎝,小圆直径是2㎝,它们的面积比是()2()2=91,所以直径ab的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第14题,图中长方形面积是46=24(㎝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大三角形面积为24+6=30(㎝2)(△的面积比△①的大6㎝2,即大三角形面积比长方形大66㎝2)。

因此,(4+a)62=30a=3026-4=6㎝。第16题,甲、乙两块钢板上圆片的面积之和相等,因此剩下的边角料一样重(厚度相等)。

4.小结。三.巩固。

智力游戏。先让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并要求学生说出能拼出哪几号图形,对认为不能拼出的,一定要说明理由。然后,指名汇报,特别要求汇报的同学要讲一讲在拼图中的思考过程。

最后师生共同较对。

第1小题可拼成的图形有①、③

第2小题可拼成的图形有①、③

第3小题可拼成的图形有③、④

四.总结。五.作业。

课堂练习》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回答问题。练习。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教学反思。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对于轮子转几圈的问题学生总是不容易理解,讲评作业是看到透明胶,我突发奇想用它当教具,先把透明胶一圈一圈剥了3圈,拉直问这个长度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学生说有3个周长那么多,我转回去验证确实是3圈。我又问如果告诉你这条胶带的长度和这个胶带的周长,可以绕几圈怎么求,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的经验的积累,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就是求总长里包含几个周长。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学材分析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学情分析。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提高。学习目标。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研究得出的知识解答问题。2.通过图形的组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导学策略。导练法 迁移法 例证法教学准备。投影仪 自制投影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国标本教材第11册第4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二的第15题。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axbx c的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例2呈现的是与北京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材在呈现问题后,首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这两个未知数量,从而为列方程作好准备。在引导学生求解后,又引导...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 bx 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 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