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扇形西师大版

发布 2024-05-01 07:15:11 阅读 1339

精品资料欢迎**圆的认识第2课时认识扇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扇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科书第14页的例3,例3是扇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圆与涂色部分)的关系,认识圆心角、弧、扇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自主学习、**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教学难点: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课件,圆规、直尺、彩色粉笔学具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折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精品资料欢迎**。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扇贝、扇形藻、折扇等实物**)教师谈话:这些物体都分别叫什么?

(预设: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教师可提问:

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接受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二)**新知。

1.初步感知扇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圆中的涂色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预设:它们是圆的一部分,形状像一把扇子。2.认识圆心角。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出下图。

教师在上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教师可强调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如下图),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3.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画a、b两点间的部分。(弧是圆上的一部分,这样处理易于理解)

教师:请同学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教师:

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如下图)。然后让学生将∠1所对的弧涂成红色,并找出前面3个涂色部分的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然后,教师再用另一种颜色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精品资料欢迎**。

4.认识扇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扇形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呢?

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的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接下来让学生继续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连接圆心o和弧ab的两个端点a、b,形成半径oa和半径ob,再让学生在扇形中涂上颜色或者画上阴影——斜线)

让学生试着画扇形,通过操作可清楚地认识扇形。

这时教师可指着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预设: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应该是一个扇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扇形的辨析。

比较扇形和三角形,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尽管有的图形的两条边也是圆的半径,但是第三条边不是弧,而是线段,这个图形不能称为扇形,它是三角形。

弧是圆的一部分,是曲线,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由观察**和图形得出概念,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对比扇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三)巩固新知。

精品资料欢迎**。

教材第14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对扇形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并能熟练地根据实际画出扇形,能从复杂的图形中辨别出扇形,对所学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

四)达标反馈。

1.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并在圆中画出一个圆心角是60°的扇形。2.下列各圆中,阴影部分是否是扇形?是扇形的标出圆心角、半径和弧。

答案:1.如图:2.如图:(五)课堂小结。

教师:一个图形,如果是扇形,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生:一条弧;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教师:什么是圆心角?生:……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学习效果。】

六)布置作业。

1.判断下面各个图形的阴影部分是不是扇形,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2.判断下面各个角是不是圆心角,并说出理由。3.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顶点在圆上的角是圆心角。(

2)因为扇形是它所在圆的一部分,那么圆的一部分一定是扇形。( 3)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也就越大。( 4)圆的面积比扇形的面积大。

( 5)半圆也是一个扇形。( 答案:

精品资料欢迎**。

2.∠1是圆心角,∠2、∠3不是圆心角3.(1)×(2)×(3)√(4)×(5)√

板书设计。扇形的认识。

顶点在圆形,两边是半径的角是圆心角。

扇形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圆心角的两边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是扇形。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教学反思。

扇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圆的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本节课尊重教材的设计,把握好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经历了由物到形再到概念的这样一个认识图形的过程,符合认知的规律,用“联系”的观点来教学,抓住扇形与圆形的联系,扇环与扇形、圆环的联系,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扇形图形。然后,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在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了解了扇形的特点和作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活与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既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能使课堂容量较大提高,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进而使课堂教学迈出新的一步。

总之,教学流程在设计上实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多次实践中力求实现关注活动中的每个细节,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创造性实现预期目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圆的认识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为学习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以及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知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的各个部分,掌握半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人教新课标。六年级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7 58页。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并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分析 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以 圆的认识 一节为例。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简称 课程标准 对图形形状的要求 第二学段 的表述用的是 探索 这一过程目标行为动词。就是要求让孩子经历图形形状的模型建构过程。课标还给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