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六年级下册《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5-03 16:10:10 阅读 2278

世界气候类型(二)

教学目标:本节课结束后,学生。

1. 能够运用规律分析、记忆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的降水特点。

2. 知道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判断气候类型。

3. 能够分析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

教学重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

教学难点: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运用规律巧计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的降水特征。

从降水形成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一般规律,再去记忆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的特点,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记忆。

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1)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过饱和凝结。(2)有充足的水汽。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降水较多: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由低纬向高纬吹(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西风带。

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水汽充足,容易凝结降水)——夏季风。

降水较少: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极地东风带、信风带。

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水汽少,不易凝结降水)——冬季风。

二、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和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断,可根据下表进行:

三、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

练习:读下图,完成1—3题(图中各数字代表该点的月份):

1.该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d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带季风气候。

2.此种气候最典型的城市及具有类似气候类型的城市分别是(d )

a.广州、孟买。

b.上海、北京。

c.天津、开罗。

d.杭州、新奥尔良。

3.此种气候类型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优势是(c )

a.降水丰富 b.生长期长 c.雨热同期 d.冬季温和。

图五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

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d

a.北半球**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5.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6.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a

a.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

7.读下图,图中甲乙曲线代表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c

a.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带季风气候。

c.甲为**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判断8~9题:

8.判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此图表示冬季的北半球 b.此图表示冬季的南半球

c.此图表示夏季的北半球 d.此图表示夏季的南球。

9.判断此洋流可能是 ( a )

a.秘鲁寒流 b.巴西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右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

10、甲地的气候类型应为 c

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a.①②bcd.②④

11、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c

a.下垫面状况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回答。

12.造成e处热带沙漠气候沿海岸线延伸2000多千米的主要因素是( b)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13.分布在f处的气候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c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阅读下列一组地理示意图,回答。

14.图丙中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 )

.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15.读下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分析回答:

a图是气候,

b图是气候,

c图是气候。

2)属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图;__图环流形势与其他的不同,此环流系统是由于形成的。

3)图示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的是,原因;

对畜牧业发展有利的是,原因。

答案:(1)a图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7月份,说明为南半球;最低月均温在0 ℃以上,说明为**带;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为**带季风气候。b图所示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

c图终年受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b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a 夏季高温且雨热同期 c 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16.材料一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华北 (1)描述图中虚框内7月等温线走向显著特征,并分析特征形成原因。(⑴分)

答案:(1)24℃等温线向北凸出(2分),22℃等温线向南凸出(2分)。

24℃等温线凸出区域位于南北向的黄河谷地,地势比两侧的黄土高原低,气温高,等温线向北凸出。(3分)

22℃等温线凸出区域位于南北向(吕梁)山脉,地势比两侧的黄土高原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凸出。(3分)

17、图19为“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 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图中-3℃等温线在p处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1) 0℃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呈东西方向延伸)(2分)。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2分)

2)该地由于受寒冷的西北季风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2分)大陆西岸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2分)

3)因该处为大兴安岭(受山地地形的影响|),海拔较高(2分),气温比东西两侧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分)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下册《多样的气候》说课教案

多样的气候 课堂设计。根据温州市初中社会与历史教研室要求,以现有课标为依据,对教材进行整编和融合,以提高课堂效益。现就 多样的气候 设计如下。主要依据课标 描述世界地形 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来设计。一 学情。学生在学习了前面大洲大洋等相关知识以...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下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多变的天气。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的冷暖风雨霜雪变化,不同的天气状况是由不同的影响因素造成的 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灾害性天气的危害。2过程与方法。学会听天气预报,知道天气预报中的一些符号的含义。学会利用各种 搜集天气信息,并且制作成图表进行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切事物都...

上海教育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art》教案

m2 work and play u4 artperiod1 知识目标 1.通过listen and say的情景对话,帮助学生复习一般将来时句型及which疑问句,谈论喜欢的美术作品。教学目标。2.通过look and learn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习生词 能力目标 1.通过ask and an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