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风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5-03 19:05:08 阅读 2814

《13风从**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从多方面感受风的存在,并能提出有关风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出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初步学会做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4.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准备:自制风的形成实验装置(大花生油瓶小塑料水瓶)、蜡烛、火柴、香。实验桌上另有一张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是从**来的吗?大家想不想解开这个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3风从**来》。(板书课题)二、**过程。

一)活动一:风从**来。

1.提问:你在哪些方面发现了风?

2.课件展示**资料。

3.谈话: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得见吗?

4.讨论:你能不能利用周围的材料,想办法制造和感受风?

5.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是怎么做的?风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通过吹、扇等动作,感到有凉气,看见了头发飘动、纸条摆动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就可以判断有风。

想一想:刚才我们吹的、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6.学生猜测: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二)活动二: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那么在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1.提问:我们刚才是运用人为的一些动作推动空气在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的风千变万化,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也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吗?

如果是,空气的流动又是怎样促成的呢?与哪些条件有关系?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这种猜想的理由。(三)活动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a.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呢?对,可以做实验验证。

在实验前先来看这几张**(出示有关火炉、锅炉等**)

看了这几张**,请同学们联想一下锅炉烟囱冒烟时的情景,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简单交流:说明烟囱里有“风”吹出)我们能不能设计模拟烟囱里风的实验?

小组同学先互相商量一下。(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b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自制风的形成实验装置(大花生油瓶小塑料水瓶)、蜡烛、火柴、香。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

可乐瓶为什么做成这样的?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2.出示实验器材及记录单。

3.讨论、交流设计思路,教师指导补充完善。

第一步:摆好风的形成实验装置,在大瓶内放一根未点燃的蜡烛;第二步:把点燃的香放在大瓶的侧洞口外,观察烟飘动的路线;

第三步:点燃大瓶内的蜡烛,把点燃的香放在大瓶的侧洞口外,观察烟飘动的路线。

4.提问:如果我们现在来做实验,你认为我们还要注意哪些事情?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提示要注意安全。

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点燃蜡烛后,火柴怎么办?(3)蜡烛和香不要烧到瓶子。

4)熄灭香时,要将燃着的一头按在小盘上弄断,而不能吹。

6.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7.汇报交流:方案一:

在刚才的试验中,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预案二:( l)没有点燃大瓶内的蜡烛时,大瓶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烟是怎样飘动的?说明了什么?

2)点燃大瓶内的蜡烛后,大瓶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比较热?**比较冷?烟是怎样飘动的?说明了什么?8.思考、讨论:

l)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点燃大瓶内的蜡烛后会形成风?( 2)实验说明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9.引导推理:

l)大自然中没有火炉,这里的空气有冷热差别吗?**的空气冷?**的空。

气热?为什么?这些空气怎样流动?

2)根据实验中风的形成原理,推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的地方空气轻,会上升,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

两地温度不同,空气压力的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冷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三、自由活动1.提问:“海陆风”是怎么回事?2.学生做尝试性解释。

意图:在学生对风的成因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后,提出新问题在全班交流,引领学生在争论中辨明问题,在研讨中澄清认识,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精神。

3.课后作业:月球上有没有风?太阳风是怎样形成的?课后通过搜集资料回答这些问题。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风从哪里来》习题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风从 来 习题。1 基础过关。1 填空题。1 通过观察我们体验到,风是 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是指风的 2 彩旗飘飘,帆船疾驰,林涛怒吼,波浪汹涌 这些都是 的作用。2 判断题。1 风对我们有害无益。2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 综合训...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风从哪里来》教学反思

风从 来 教学反思。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 活动的起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科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在开课伊始,学生通过 老师提供的典型 看完 学生一定有很多想了解的关于风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 风的奥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2 让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风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三 活动三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a 指导设计实验方案。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对,可以做实验验证。在实验前先来看这几张 出示有关火炉 锅炉等 看了这几张 请同学们联想一下锅炉烟囱冒烟时的情景,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简单交流 说明烟囱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