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复习题

发布 2024-05-04 17:45:11 阅读 8107

六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___姓名成绩___

一、填空题(34分,每空1分)

1、科学家根据()、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用环球航行的方式证明了地球是()形的。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从表面到中心依次可分成()、三层,其中最薄的一层是(),最厚的一层是()。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沿着地壳的()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6、世界最高峰是(),海拔是(),它是()的主峰。

7、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

8、最初,人们凭()来认识地球,提出()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地像一个(),是()的。

9、()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10、按照火山活动的情况,可将火山分为()、

二、选择题(10分)

、()能更清晰、更精确地反映地球形貌。

a、手工绘制地图b、卫星拍摄地图c、航空拍摄地图2、地球的直径是()。

a、40091千米b、6378千米c、12756千米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的**。a、月球b、地球c、太阳。

4、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根据太行山山崖间螺蛙壳和卵形砾石的分布,推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

a、海滨b、平原c、山地d、峡谷5、我国唐山大**发生在()年。

a、1967b、1976c、1969d、1991

6、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7、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种植庄稼b、拦河筑坝c、围海造田d、开采矿石8、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9、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频繁b、地下温度过高c、地壳的运动10、下列现象中,哪一项不能对****提供信息?()

a、动物惊慌不安b、井水冒泡c、蚂蚁搬家。

三、判断题(10分)

1、火山和**都是可以**的。()2、从来没有喷发过的火山就是死火山。()

3、从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发现鱼、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带在很久以前是海洋。()4、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5、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6、火山和**大多数发生在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7、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8、火山喷发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火山对人类有害无益。()9、**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10、岩石坚硬无比,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破坏。()

四、连线题(把下列时间、人物及相关事件连起来)(8分)

五、科学**(14分)

请你设计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我的结论。

六、应用题(24分,每题6分)

1、**是怎样产生的?当**发生时,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什么叫做风化?什么叫做侵蚀?

3、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请说明它是怎样工作的?

4、观察地形地图或地形地球仪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请说明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地形地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地球的内部 5

3.地球的内部。教学目标 1 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2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3 喜欢进行科学 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的曲折过程。教学难点 研究地球内部的内部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 二 课本第41 42页 练习与应用 第7 13题,探索与实践 第 题和 评价与反思 共9课时第9课时。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课时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经历分析 比较 猜想 验证的思考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2 使学生通过评价与反思,从探索分数乘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 姓名。一 梳理知识。1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3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4 3个同样的正方体排一排拼成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4个呢?5 两个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