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发布 2024-05-04 19:40:11 阅读 4592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能与能源。

一)能的形式。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电热器)、光能(电灯、电视机)、声能(警钟)、电能、动能(飞驰的快艇)、势能(打桩机、弹簧)和化学能(石油燃烧)等多种形式。

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二)能的转换。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3.能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4.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5.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6.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热的传递。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在空气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进行。

7.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8.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9.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10.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导。

11.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12.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13.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

14.不同导热体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

15.传导和对流均可在空气或水中发生,但以对流为主。而当上部空气或水受热时,热只能向下传递,这是传导,而不是对流。水和空气的导热性差。

16.传导主要在固体**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17.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8.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流失。

北极熊和野狼的身体表面是厚厚的皮毛,皮毛间储藏的空气为它们保暖。鸟类利用羽毛保暖。鲸皮下有厚厚的脂肪防止热经**流失。

人类衣物中储藏的空气可以减少有传导和对流而散失的热。

19.包围着***物质称为隔热体。毛皮和羽毛的空间里藏有空气,而空气是不良的导热体,因此可以减少热的传导。

隔热体所藏的空气越多,保温能力越强,因此人类利用皮革、羽绒、棉花等物质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20.保温装置:保温瓶的内外瓶壁之间是真空的,作用是防止热通过传导或对流进入或离开。

镀银的瓶壁可以减少通过传导散失或传入的热。软木塞和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少热的传导。

21.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

从这个关系看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都来自于太阳,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22.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

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p30

23.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成为一次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等以及石油、煤、天然气等。

24.凡是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煤气、电能、蒸汽、液化气等。p30

25.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的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反之,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称为非再生能源。p31

26.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

27.燃烧时可以把储存在里面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的物质称为燃料。

28.使用燃料时必须注意安全,一旦能的转化失去控制,便会造成重大的伤害。

29.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

30.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非再生能源,估计它们全部资源总量只够人类继续使用约200年。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31.风能,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不稳定。

32.核能。利用核反应堆所放出的热能把水加热,产生的蒸汽能驱动涡轮,从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力。但是核燃料和核废料都会发出核辐射。

33.地热能。地壳中有炽热的岩层,蕴含大量热能。p40

34.天然气是储存在地层较深部位的可燃气体。p41

35.在上海,**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主要是电能。

主要由上海石洞口发电厂、上海崇明电厂、上海焦化****、东海油气田和“西气东输”工程分别提供。

六。水与人类。

1.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大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p49

2.海水属于咸水,不能直接饮用。人类能直接利用的只是地下水、江河湖水等为数不多的淡水。

3.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诞生于远古的海洋。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就是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70% 。

4.人类对水的需求非常庞大。水在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以“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珍惜每一滴水。

5.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

6.水的净化方法。

a)沉淀法——去除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p55-56

用沉淀法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明矾可以使池塘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b)过滤法——去除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p57-58

用过滤法除去细小的固体颗粒。过滤法可以除去悬浮颗粒,而不能把微小生物和已溶解的物质除去。

c)加氯法——去除水中的微小生物。

向水中加入数滴氯水。p59

用加氯消毒法除去水中微小生物。

d)蒸馏法——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加热蒸馏烧瓶里的水,使水蒸气通过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馏出物。

7.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消毒(氯气)等过程生产自来水。

8.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大量能源,成本颇高。

利用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蒸馏水十分纯净,可以直接饮用。但因为缺少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健康有害。

9.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均属同一物质,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10.物质的三态的关系如下:

11.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1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13.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14.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15.水的粒子不停运动,其中有些粒子的动能较大,当他们接近液面时,便很容易挣脱其他粒子的引力,脱离液体而进入空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发。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而沸腾只能在温度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16.加快蒸发的条件如下:

a)液面面积大;b)较高的温度;c)空气流通。

17.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物质。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18.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中散发出去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的器官是叶。

19.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1.有利于在高温下降低叶片的温度;2.有利于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3.有利于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

20.水质污染的危害:(1)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3)危害人体健康。

21.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废水;农药和化肥;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

七。空气与生命:

第一节空气的组成活动7.1~7.3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微溶于水。空气的成分如下:

a)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

b)此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

2)气体的检验方法:

a)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二氧化碳可以:

i.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i.使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

3)用途:a)氧气用于:呼吸作用;助燃。

b)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器

c)氮气用于:冷藏。

4)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都是无色的、无味的。我们可利用一些特别的方法鉴别他们。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以使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色,这都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的检验方法。

5)空气中除了含有气体外,还含有一些微小的颗粒,例如烟尘、花粉、细菌等。p85

第二节氧气与燃烧活动7.4~7.8

1)食物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能量,并且生成热能与光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p89。

2)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尽。

第三节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7.9~7.13

1)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有机物。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3)植物制造淀粉所需的条件是:阳光,二氧化碳;所需要的原料是水和叶绿素。

4)植物中的绿色物质称为叶绿素。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 六年级第二学期。五。能与能源。一 能的形式。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 电热器 光能 电灯 电视机 声能 警钟 电能 动能 飞驰的快艇 势能 打桩机 弹簧 和化学能 石油燃烧 等多种形式。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二...

六年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3 使用框架结构的好处 承受压力大,用料少,稳定性强。14 什么样的物体不易倒?答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15 框架结构铁塔的结构特点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风的阻力小。16 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 峡谷 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17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1 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 列,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一单元位置。1 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 列,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