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 滕王阁序

发布 2024-05-06 18:15:09 阅读 8799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

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 关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着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 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

五、作业。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

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两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

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

3.第段。

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

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

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最高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

学生熟读,背诵2-5自然段。

4.第自然段。

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

三、作业。1.背诵课文2-5段。

2.完成课后练习。

二、三、四题。

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三、四题的检查。

三、总结骈文特点。

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

四、课上练习。

1.填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

初唐四杰指。

王勃,字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

2.《滕王阁序》**现的成语有哪些?

3.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 。

, 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 ,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一楼何奇中的楼指 。

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 。

参***:1.①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③子字。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3.略 4.①岳阳楼 ②忧和乐。

附: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王勃。

一、作家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

二、骈文。骈俪文,四六文。

三、分析。地势雄伟,地灵人杰。

楼阁壮美,山川胜景。

宴会胜况,个人遭际。

自叙经过,谢主引宾。

六年级语文下《船长》解读

六年级语文下 船长 解读。我以为解读 船长 一课,最关键的在于能够读懂第22自然段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1 大家为什么沉默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在刚刚出事的时候,船长吼道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

六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王娜

三 关于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对于精读课文,每课至少安排两课时,如果觉得本班学生掌握的不好,又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课文,如 詹天佑 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安排三课时。精读课文课后题要给学生精讲,可以将课后题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穿插在课堂问题设置中。对于一些重点的精读课文,如 山中访友 詹天佑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六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王娜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兴庆区第二十八小学王娜。9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与第四节课在二楼办公室,马忠老师就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对我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培训。作为初带六年级语文的我,马老师讲解及对教材深刻的剖析,使我受益匪浅。马老师首先从全册教材的单元安排讲解入手,对八个单元的课时编排 主题做了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