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3《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科版

发布 2024-05-07 06:00:10 阅读 1979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设计理念。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程,活动**是科学课的载体,猜想验证是科学课的重要过程,因而在设计本课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为主线”的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识目标):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②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2、过程和方法(方法目标):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

教学难点:通过所学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教学流程。

一)魔术表演——激起**欲望。

1、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那扑朔迷离的魔术表演令所有人惊叹不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魔术。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

2、师表演魔术——会变的纸3、看了这个魔术,你有什么疑问?

4、师:其实,这既是魔术也是科学,你们想自己探索这个科学奥秘吗?5、示题。

二)品尝米饭——亲自尝试,感受变化1、你知道米饭是什么味道吗?2、学生亲自品尝米饭,出示品尝要求①刚开始不要咀嚼,品尝有没有味道?②然后反复咀嚼,感受味道有没有变化?

3、学生品尝后反馈。

4、师小结:米饭刚开始入口时,是无味的,经过反复咀嚼后,米饭**现了淡淡的甜味。

5、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请生阅读p30中的小资料“米饭是甜的吗”?寻找答案。

6、师小结:米饭中的淀粉与唾液中的淀粉酶发生变化转化成了麦芽糖。像这样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三)实验**——理解科学奥秘。

1、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厨房中一种常用的烹调用品,请同学们观察培养皿中的淀粉。

2、生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观察淀粉。3、课件**——淀粉的自述。实验1——淀粉与碘酒的变化1、观察碘酒。

2、如果把碘酒滴入淀粉中,会有什么变化?我们来做个实验。3、师示范做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

4、学生做实验,并把结果记在记录表中。5、小结: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会生成蓝紫色物质。

6、通过实验,你找到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了吗?实验2——米饭与碘酒的变化1、课件出示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并把结果记在记录表中3、反馈:实验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四)学以致用——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1、课件出示准备的食物,并**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2、学生实验,课件出示实验要求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你还想验证哪些食物?用什么方法?首尾呼应,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看到黑板,课前老师表演的魔术,你知道是什么奥秘了吗?2、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封无字信件?3、课件出示制作神秘信件的步骤4、布置作业:课外制作一封无字信件。

5、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你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找淀粉的 过程,培养学生勤于 乐于合作,于交流的科学态度以及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科学习惯。2.让学生通过对淀粉踪迹的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记录是能力。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淀粉与碘酒能发生变色反应,粉与唾液一起会变新的东西等科学...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 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第3课米饭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 背景和目标。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 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

三年级《科学》教案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稻谷的观察。嘉善县逸夫小学王丽娟。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大米的观察。嘉善县逸夫小学王丽娟。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米饭的观察。嘉善县逸夫小学王丽娟。教学过程 淀粉的踪迹。姚庄小学姜建忠。教学目标 1 在用碘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