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天有不测风云苏教版

发布 2024-05-07 08:20:10 阅读 3581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天有不测风云苏教版。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是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这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品德与社会》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这一理念相一致的。

灾难发生时,十万余生命在翻滚、呻吟与哀号,数十万个家庭破碎了。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灾难,也是最惨烈的人间悲剧。我们被迫面对同胞**数字增加的消息,死亡太重了,层层叠叠,压得所有中国人喘不过气。

我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能从未直面如此生死未知的险境,也可能并未亲历至爱亲朋辞世的哀痛。面对灾难,面对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1.学习灾害常识。

**、海啸等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前自然界中总会有一些预兆,掌握了相关的常识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天有不测风云》一课中就讲到了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前英国小姑娘蒂利发现了海水退潮时的异常变化,提醒了海滩上的游客,及时地躲避,从而使人们逃过一劫。鲜活的事例告诉学生:

有时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命。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增强了解灾害常识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及时补充相关知识:

**发生时会有“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井水不停冒泡泡”等异常情况。海啸发生时海水会迅速退潮,甚至露出海床。火山喷发前周围会出现许多地裂缝,从那里会冒出气体,喷出灰沙,发出隆隆的响声等。

2.掌握求生技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活动和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我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尖锐的**警报响起,学生们迅速钻进课桌底下,用双手紧紧护住头部;警报暂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而迅速地按既定路线下楼到达空旷的操场。

我还以汶川**中幸存下来的人物为例教育学生:当**中发现自己被掩埋时首先要镇定;要保存体力;要收集一切可吃的东西,包括纸片、自己的尿液等;当听到外面有动静时要及时呼救。告诉学生生命是脆弱而宝贵的,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通过活动我将将教材中的材料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社会之间的通道。并且补充一些现实社会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3.发扬互助精神。

汶川**后,开路,救人,抢险,捐助,救灾的力量像滔滔不绝的长河。这次前所未有的劫难不仅教育了**、企业,还教育了**与民众:让他们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懂得责任,懂得了“人”字应如何书写。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教学前各类**正集中报道着抗震救灾的情况,学生自然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内涵;很多名人、各级单位,包括学校也正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心捐助活动,学生自然明白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道理。因为社会大环境已深深教育了学生,所以我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并没有在此多作停留,只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成龙携诸多明星演唱的《承诺》一歌,并且配上一幅幅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赶赴灾区最前线,总理温家宝在废墟中高喊: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跨越全国的军队、消防、卫生等部门被紧急调集神速驰援前线,子弟兵奋不顾身抢险救人;志愿者们自发出动远赴灾区,全国人民自发捐款捐血,全国血库全部告满;来自台湾、日本、新加坡、韩国与俄罗斯的救援队赶赴重灾区,种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藩篱被抛诸脑后;一切信息变得透明,灾难现场被现场直播,全国人民与四川零距离,因遇难者而难,因获救者而喜……学生们仔细聆听着,用心**着。歌声渐止,最后画面停格在了一句话上: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此时的我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因为学生眼中的泪花已说明了一切。

4.学会深入反思。

灾难过后,反思到的应该有很多,而孩子们因为年龄偏小,社会阅历浅,考虑问题还比较片面,不可能进行深入地反思。但《品德与社会》课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一位“社会人”。

反思灾难,痛定思痛,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通过各种真实事例的展现,试着学会深入反思,以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地球在“发低烧”苏教版 教育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地球在 发低烧 苏教版。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中国和全球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各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 并将继续产生较大的影响。提起全球气候变暖,学生知之甚少,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目标也很难达到,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苏教版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苏教版。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教材共分为 感受科技新生活 和 科技也会带来烦恼 两大部分。本课教学目标是 通过观察 收集 整理资料,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喜与忧 学会辨证地看待科学技术 知道科学技术是否造福人类取决于人自己 激发学生学科学 爱科学的热情,树立...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放飞和平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放飞和平鸽人教新课标。放飞和平鸽 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的第二课。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围绕当今国际社会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国际社会 中国 和平人士为实现和平而所做的不懈努力。通过讨论式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