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碧螺春》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5-08 09:25:14 阅读 4817

六年级语文下《碧螺春》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1、感受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和江南明媚的春光。2、借助课文情境和创设的情境,积累、学用课文词句段。3、引导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教学重难点。

品味碧螺春的色、香、味、形。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一分钟。

诵读诗歌。太湖春色》

周怀民:春到南方万象新,满山茶树绿好云,鼋渚烟涛正拍岸,扶杖来品碧螺春。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提问:初读了课文,碧螺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是这样来赞美碧螺春的,一起读: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3、碧螺春古往今来倍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就是它有独特的色、香、味、形,那么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究竟独特在什么地方呢?现在我们就来品一品碧螺春的色香味形。

二、品茶。1、品文。

1)自读课文,要求:

用笔画出第6自然段中描写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词语,读一读这些词语,把它们记在心里,再说一说碧螺春的色香味形分别是什么样的。(板书:色、香、味、形)

2)交流:你们品到的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是什么样的呢?

色:嫩绿透亮、碧绿清澈。

补充:举起茶杯,这样的汤色就是嫩绿透亮、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而来、浓郁、飞溢四周。

补充:因为碧螺春是和各种果树套作种植的,所以碧螺春的清香不同于一般的茶的香味,它的清香中有一丝丝淡淡的花香,还有一丝丝淡淡的水果香,花香果味,沁人心脾。

味: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无穷。

补充:我也很喜欢喝碧螺春茶,它独特的味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轻抿上一口: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到了那种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形:青螺入水、旋转、飞速下沉、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极其动人。

补充:碧螺春一入水,我们立刻就能欣赏到几种奇特的景观:钻石镶绿,群龙喷珠、漫天飞雪、春染杯底、绿满晶宫。

再看看我这杯碧螺春的叶芽的姿态,真是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有的像飞天翩翩而来,播撒春天;有的像一叶扁舟,倘徉水面;有的像鱼翔浅底,悠闲自得;有的像一只风筝,随风飘飞;有的像小荷初绽,才露尖尖一角;有的像可爱的孩子,双手轻轻合起又悄悄张开。

2、品茶。1)有这样独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让人爱不释口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些词语,你来品味一下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先读形,再读色、香、味)

夕阳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

2)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把你品味的感觉读出来。

3)齐读。3、品情。

1)品茶的感觉真好,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被陶醉了。作者陶醉仅仅是因为碧螺春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吗?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会被陶醉呢?

品茶还需要有什么呢?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了,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

2)读句子: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分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点:飞溢四周的除了茶香,还有什么?(浓浓的朋友情谊)喝茶,不只是为了喝茶,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品的是心情,品的是朋友深情,品的是家人真情。再读这句话。

4、品生活。

1)自主品味:我们常熟人特别爱喝茶、爱品茶,方塔街、步行街、方塔苑、兴福茶社、虞山剑门等等,无处不有茶室,无处不有品茶之人。这里有三个场景,假如你就在其中一个地方品喝碧螺春茶,你能接着这个开头,模仿课文,描述出你所品到的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吗?

尽量用上刚才记住的描写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词语,可以跟课文不一样,也可以跟课文一样。

出示:1、华灯初上,闲聚山水人家,凭窗而坐,眼观步行街**如潮,姹紫嫣红,一派繁荣景象;耳听古琴悠悠,轻歌曼舞,恍若人间仙境。此时此刻,取一套青花瓷茶具。

2、春风习习,阳光明媚,巍巍虞山,绿涛轻伏,置身剑阁,放眼望去,万倾尚湖,碧波浩淼,水光潋滟,倚靠苍松翠柏之中,取一套青花瓷茶具。

3、晨光熹微,春雾迷蒙,兴福茶社,绿树环抱,百鸟争鸣,叽叽啾啾,佛声轻唱,飘飘缈缈,古树送风,滋润心田,静心而坐,取一套青花瓷茶具。

2)交流(只要说的流畅即可,其他不作特别要求)

3)课文作者让我们学会了喝茶,学会了品茶,茶品如人品,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品茶的高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经历,在不同的身份中喝茶、品茶,品到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来品一品这令人难忘的碧螺春茶吧,齐读:夕阳西下。

5、品春光。

1)过渡:难怪作者要这样来说(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自读要求。

提示:真的能从这独具特色的色香味形中看到江南明媚的春光吗?这是真的,看,这碧螺春的汤水的颜色是什么季节的颜色?

你从这春天的颜色中,看到了江南怎样的春光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选用文中的一句话填在句式中: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象。(板书:明媚的春光)

学生练习。3)交流:谁来说一说。随机点拨:湖山初醒图,霞雾出行图,茶园欢笑图,阳光普照图,姑娘采茶图,人茶相映图。

霞雾出行图:从这幅图画中,你感受到采茶姑娘怎么样?

姑娘采茶图:从这幅图画中,你体会到采茶姑娘怎样的内心?还能体会到什么?

人茶相映图:这明媚的春光是景还是人?明媚的春光是勤劳的人创造出来的。勤劳的人不仅能创造色香味形的碧螺春,还能创造美丽的春光,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景因人而更美,人因景而更美。

40补充:你们知道我在这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看到了什么吗?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或者站在长廊的边上,任满园的春色溢满我的眼眶。

这时灿烂的太阳将一缕金光射进杯中。啊,我看到了春光明媚的太湖东西洞庭山水的美景:杯中满山翠绿,湖水青绿,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影摇曳,波光闪烁,这是多么美的人间仙境啊。

5)介绍:这里还有一段话向我们描绘了在太湖洞庭山上,碧螺春茶园的景象: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6)这是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最动听的声音来赞美这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吧。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各种方式品读、熟读、熟背。

三、小结。这堂课,我们不仅品味到了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还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联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焙茶,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如果你经常和朋友家人一起喝茶,那么你还会从这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看到朋友的深情,家人的真情。那就让我们一起以碧螺春茶来共勉,一起享受美好的人生,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五、作业。1、回家和家人一起品一种茶,品出它的色香味形。

2、熟背课文第第四自然段。

色。17碧螺春香明媚的春光。味。形。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时习作讲评口语交际一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 小结习作,提出任务。1 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 提出评议重点 1 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 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 感悟和想法。二 欣赏佳作,师生互动。1 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 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

六年级下册汉语第三课

年级 六年级。时间 2014年月日。教师 祖农卡热 阿布都塞麦提。课题 第三课一条军毯。内容 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和写法和意思。并用词组词,造句。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节课教育学生要学会尊敬和爱戴。方法与过程 通过学习词语积累词语,提高汉字运用能力和词语表达能力。...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

教学内容教案属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3 泥浮雕。教材版本人教版新授。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制作泥浮雕。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 准备多 课件及示范用材料。教学过程。修注栏。活动一 欣赏。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 中国唐朝的 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