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发布 2024-05-15 00:10:09 阅读 409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绍兴县平水镇中心小学章菊萍

一、 设计思想:

本设计以“自主体会为主”:通过自主实践,体会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练结合,读悟结合,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中,读懂课文,领悟情感,内化语言,“使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有多处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很大。因此要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在读出悟出含义。

四、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文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六、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 学习第一部分,体会叶老修改作文认真细致,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懂得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老人品和作品的象征)

作品修改作文认真细致。

(堪称楷模)

人品邀“我”做客平和亲切。

八:讨论的问题:

1、 如何引导四年级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2、 第一课时内容较多,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1、王深根《小学语文新课程备课参考》,宁波出版社2007年版。

2、《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文昌市公坡中心学校李冰。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 体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课前准备 多 课件。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爬山虎的脚》

6.爬山虎的脚。于集乡洪庙小学张立矿。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会认和写本课 虎 占 铺 等11个字,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3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4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拼读 练习 口头组词等达到...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上册第6课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华棠澍小学刘记文。学习目标 1 认识 均 匀 茎 柄 蛟 5个生字 会写 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11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 空 正确读写 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等词语。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