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安全能力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发布 2023-07-18 19:48:22 阅读 2002

摘要:文章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然后依据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分析了人的安全能力与安全事故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提高员工安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矿井安全现状。

机理分析。安全能力途径。

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及我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当前,在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提升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竟争力的艰巨任务,面对这样的形势,一方面企业需要稳定建康的发展环境,安全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保障因素,其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和保障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有些领导干部和员工认识上出现了偏离,认为市场经济必须以发展经济为生,对煤炭行业特殊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产生了模糊的概念,必要的投入在减少,抓安全生产的精力和相对于经济管理逐步弱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煤矿一线临时工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临时观念比较强,安全素质差,整体意识冲淡了对安全生产的观注。所有这一情况都证明了,提高员工安全能力,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尤为迫切。

曲堤井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瓦斯问题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我们还没有完本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一是煤矿生产的五大自然灾害在曲堤井生产过程中逐步存在,瓦斯浓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二是员工队伍素质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低,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溥,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其此管理上还存在管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适应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内在的机理,凡是物资系统都具有能量,能量在失控状态下都能转化成具有破坏力的危险因素,当这些因素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在某物质系统存在时,就成为隐患。隐患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失控的能量多少有关。虽然能量客观存在的,但其转化是有条件的。

首先,物质要处于失控状态;其次,要受到外在的错误行为的触发。因此,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物不安全状态。所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降低和消除事故的根本途径。

这两个途径之间协调统一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形成事故预防的有机整体。在一定的条件的范围内,当一个因素一定时,另一个因素控制得越好,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低。前都主要是靠强化安全管理来实现,后者主要是靠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来实现。

三、员工安全能力与事故概率的关系。

我们可以依据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来分析人的安全能力与安全事故的内在联系。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是指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品质的最佳安全匹配建设,它包括人的本质安全化、机的本质安全化是核心,机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是指通过对人进行安全心理、安全生理、安全文化及安全技术等多方面的选择和训练,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安全生产技能,提高人与其所处的大物质系统这间的安全匹配水平。机的本质安全化是指机具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四个方面的安全建设。

环境本质安全化是指人所处的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五个方面的安全化建设。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内任何一部分的安全品质变化都会引起相关联的部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相匹配的管理控制手段,系统安全机能就会失调,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品质也就达不到优化匹配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要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人的能力和行为是关键。

一个矿井的安全,取决于人本质上的安全,这就需要人的思想、业务、管理、操作等素质体现“安全第一”的根本,从思想到言行都符合“安全为天”的基本要求。这就是煤矿员工队伍安全能力的基本内涵。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造成事故多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状态是被动的,因此,要避免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能力。

四、提高员工安全能力的途径。

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必须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本管理思想在安全实践中的运用,它是本质上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员工安全能力,树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至关重要。

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能力,引层员工在思想上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第二,要提高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源头的作用。技术能力的不足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中不可修补的缺陷。

从生产方案的选择、施工措施的编写、审批、贯彻及实施,技术行为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因此,提高生产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刻不容缓。

第三,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部分。是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直接执行者。

管理是否到位对矿井的安全与非党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出了事故要追查管理人员责任的原因。因此,要对管理岗位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提高管理岗位的竞争性,促使管理人员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同时要有计划地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规范的管理行为成为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

第四,要提高岗位工人的操作能力。岗位工人作为生产的直接实施者和操作者,工人的操作行为规范化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由于受到井下生产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人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在井下往往随处可见。

所以,规范各个工种岗位上每一位工人的操作行为,可以说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生产和日常工作实际,对各岗位的每一细节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强制执行。使岗位工人明白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规范的,否则就要受到处罚。

通过长期的努力,促使工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真正做到“三不伤害”。总而言之,在矿井的安全生产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作为员工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各个环节中都起着各自的重要作用。实践早已证明,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能力,脚踏实地抓好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减少和杜绝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提高员工安全能力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行业资料 单位。部门。日期 年 月 日。摘要 文章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然后依据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分析了人的安全能力与安全事故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提高员工安全能力的途径。关键词 矿井安全现状。机理分析。安全能力途径。一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及我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当前,在煤炭...

学校安全能力建设

让生命之花在这里平安绽放。河北镇中心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是河北镇中心学校校长,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热情欢迎大家到我校检查工作,下面我就我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的相关情况作一汇报,敬请指正。我校是一所为全镇54个行政村适龄儿童完成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服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占地...

打造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建设本质安全型煤化工园区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黄陵矿业集团下属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负责498万吨煤焦化生产线,230万吨甲醇生产线,210万吨合成氨生产线的黄陵矿业煤化工园区建设任务。该项目是陕西省国资委 确定的十大循环经济园区,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产业板块的重要项目,是黄陵矿业集团建设全国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