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8-02 12:13:34 阅读 8460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是欧姆定律应用之一。本节教材内容按新课标不是掌握级的,是了解级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学会生存”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断路和短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了解安全用电及防雷电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初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4)通过了解避雷针发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以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目的是体现新课程“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课堂上利用多**的教学手段,引入与教学有关的**、**、资料等内容,这些内容一方面拓展了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教师再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会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得到了安全教育。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因此,指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本节课我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等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掌握科学、应用科学的世界观。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观察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本p32灯泡不亮的故障小资料,观察短路实验,观察螺丝口灯泡和卡口灯泡的结构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利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3、利用课后的同步练习,使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能反馈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上进心强,多数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安全用电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准备。

多**课件、螺丝口灯泡和灯座,卡口灯泡和灯座实物、演示电路示教板、演示短路示教板。

七、课型:新授课。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板书设计:

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主板书副板书。

一.欧姆定律。

二.安全用电低压电、高压电:1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

1kv以下的叫低压。

1、电压越高越危险高压触电的类型: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断路和短路

短路: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在一起。

四、雷电与防雷。

十、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课,课中的事例都与学生关系密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与物理原理好像不相符,如教材中说: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可生活中有时用湿手触摸电器却没事,应重点将这些误解解释清楚,湿手触摸电器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不同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

雷电的产生的原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通过**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老师可以在此略补充提及一下。并简单介绍什么是高压电、低压电。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熟悉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习兴趣较浓。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恰当的**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2: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一 欧姆定律。1 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2 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二 安全用电。1 高压危险。2 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三 雷电与防雷。教学设计。师生活动。说明。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回忆所学的知识。通过回顾旧知识,加强理解。提出问题 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下雨天...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设计。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 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 讲规则 讲科学的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

7 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习题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在家庭电路中,电灯软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发生短路,则会 a.电压增大b.电流减小c.保险丝熔断d.用电器烧坏2.经验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a.一定等于36 vb.一定小于36 v c.一定大于36 v d.等于或小于36 v3.安装家庭电路时,下面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