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山东

发布 2023-09-12 16:36:49 阅读 9256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同胞(bāo) 混淆(xiáo) 长堤(dī) 玷污(diàn)

b、承载(zài) 横财(héng) 模样(mó) 纤细(xiān)

c、埋怨(mái) 兴奋(xīng) 曲折(qū) 笨拙(zhuó)

d、给予(gěi) 颈项(jìng) 即使(jí) 筵席(y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金庸的武侠**风糜华语世界,征服了亿万读者。

b、这首诗歌脍灸人口,被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c、春天的西湖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d、近来,由于**的报道,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

星期天上午,我去找李明打篮球, 他走亲戚去了。

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了,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这位**家最高兴的获得了大奖, 在**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a、恰好溶化不仅而且。

b、恰好融化不是而是。

c、恰巧融化不是而是。

d、恰巧溶化不仅而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她说,“帮大家驱走忧伤。”

c、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破镜重圆了。

b、虽然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研工作,队员们却乐此不彼。

c、今年的国际风筝节如期开幕,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趋之若鹜。

d、当代印刷业发达,出版的书刊寥落晨星,必须披沙拣金,才能觅得好书。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他是我校的一位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b、由于同学们无私的帮助,使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c、谁也不能否认徐志摩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d、与会代表大都是各个单位的中坚和骨干。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1 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 ②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

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太阳隐去。

abcd、④①

8、下列句子中,修辞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们聆听智者的教诲,犹如花儿沐浴着阳光,小草吮吸着甘露。

b、蝴蝶如同会飞的花朵,装点着美丽的春天。

c、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在黑夜中哽咽。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9、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对下文必须删除的词语判断正确的是( )

质量监督部门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①又②再次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③完全④仿照中外合资广州宝洁****⑤生产的⑥真正的“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达到了⑦以假乱真的⑧**程度,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abcd、①⑥

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招领启事应写明拾到物品的具体数量和特征。

b、事务性通知只把通知事项写清楚即可,不必发表议论。

c、求职书的附件主要包括个人简历、证书复印件和发表作品复印件等。

d、目标、步骤、措施是计划的三要素,其中“措施”解决“如何做好”的问题。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端午节有踏青、禁火的习俗。

b、欧·亨利和莫泊桑的代表作分别是《老人与海》和《项链》。

c、鲁侍萍和窦娥同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有着悲惨命运的妇女形象。

d、乡试的应试者为秀才,功名是举人;殿试的应试者为举人,功名是进士。

12、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a、“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之一,“清江引”是曲牌名。

b、第。一、二句写梅花破蕊早放,向人们透漏春的讯息。

c、第。三、四句写梅花迥异群芳、坚贞自守的高洁品格。

d、此曲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梅的孤芳自赏。

二、(16分,每题2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做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直到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

因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纸上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1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双语者具有的优势的是( )

a、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b、让人更聪明。

c、提高语言认知能力 d、防止老年痴呆。

14、对第四自然段“因祸得福”一词中“祸”“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祸”指双语者即使只使用一种语言,他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

b、“祸”指双语者的一种语言系统会干扰另一种语言系统。

c、“福”指干扰会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d、“福”指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执行功能。

15、下列不属于文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是( )

a、分类别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16、根据文段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会讲两种语言的人比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出色。

b、使用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影响,活跃脑细胞,促进人体健康。

c、使用双语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增强人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

d、会讲两种语言的人比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更能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②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

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④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⑤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

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⑥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⑦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17、下列对文段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b.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c.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d.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

18、下列对文段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墨画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比西洋画更难以着笔,让欣赏者不自觉的佩服画家的精湛技艺。

b.水墨画以淡见长,省略得越多,欣赏者思考的时间就越长,就更能产生欣赏的愉悦感。

c.水墨画是一种省略的艺术,会和欣赏者产生共鸣,让其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忽略了画面上已经画出来的内容。

d.水墨画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具有更为持久的美感效果。

1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咖啡色味俱浓,体现的是浓重之美;茶则色浅味清,可体现出淡美神韵。

b.油画欲突出每种色彩,体现的是浓重之美;而中国画有时淡近于无,主要体现淡美神韵。

2019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山东

201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 语文试题与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卷一 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 24分,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同胞 b o 混淆 xi ...

2019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版讲解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 春季 考试。语文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 b 汲取觊觎社稷 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

2019福建春季高考数学试题

2014福建春季高考数学卷 高职单招面向普高 一 单项选择题 70分 1 设集合 a b c d 2 函数f x 的图象大致为 3 下列平面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一周,能得到右图边几何体的是 4 函数的定义域是 5 复数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