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答题

发布 2023-09-23 16:33:53 阅读 9652

高考语文诗歌答题模板。

一】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像。(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二】高考语文诗歌常见的情感类型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2.

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推荐: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主旨:诗歌具体内容+情感特征或诗歌主题。

三】高考语文诗歌答题模板1.虚实相间如:“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前四句,只一句写晋军,往下全写东吴,可实写东吴,也虚写晋军。

2.乐景写哀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再如:“江上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越调平湖乐》王恽。

3.巧用问答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再如:“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

4.巧用比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巧用讽喻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6.巧用借代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代**(《琵琶行》白居易);再如:“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宋之问)“长沙”代贾宜。

7.巧用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谐“情”(《竹枝词》刘禹锡);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丝”谐“思”。

8.巧用夸张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9.

巧用拟人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再如:

“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10.巧用对比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店,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11.巧用白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廷钧)再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12.巧用典故如:“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旧家燕子”典出刘禹锡《乌衣巷》。

13.巧用象征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踏纱行》贺铸)再如:如“红豆生南国”(《相思》王维)该诗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语。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14.巧用反复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再如“莫,莫,莫?错,错,错。”(钗头凤》陆游)

15.巧用互文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16.巧用曲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17.言有尽而义无穷如:“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债中行》岑参)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高考语文诗歌答题技巧

一 诗歌的语言美,其一是它的含蓄性,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不能只局限于字面的理解,应当反复推敲。第 段是直抒胸臆,第二段就有很多句子值得推敲,比如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这仅仅是写船游 风吹吗?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煮微 这仅仅是问路吗?诗人为什么恨晨光煮微?前两句写自...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重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一 解题技巧 总体要求。一 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 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二 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 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 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分析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 境 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问方式。一般提问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