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布 2023-09-12 16:33:28 阅读 2174

作者:韩震郑国民王葎。

**:《中国教师》2023年第07期。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不仅如此,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人不仅有自然的、物质的生命,更有社会的、精神的生命。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正是基于对生命价值的呵护与尊重,要求人们在敬畏和守护自己的生命的同时,珍视和保护他者的生命。

一。作为一种教育思潮,生命教育在中国似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但事实上,在“生命教育”概念尚未出现的古代,中华民族对生命教育的探索早已开始。

在一定意义上,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探寻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很早就开始倡导某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论语》中子路问孔子:

“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孔子看来,比“知死”更重要的是“知生”。在这里,孔子倡导的就是“知生”的教育,即去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这种“知生”教育,既有“厩焚,不问马,曰伤人乎?

”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对人肉体生命的关爱;更有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等对道德生命的推崇。

在以往社会,人们的生命往往依附于自然、神灵、家族延续、社会共同体的理想追求,因而也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获得生命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很多人在精神层面逐渐处于一种疏离状态:

与自然疏离,与社会疏离,与信仰疏离,也与人自身疏离。这种疏离状态一方面使得一些人的生命意识淡薄、迷失,吸毒、精神抑郁、自杀等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的生命的宝贵性与神圣性被消解,现实中轻视生命、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

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心理安全”

作者 程肇基谢旭慧。江西教育 管理版 2014年第01期。近年来,校园安全的负面动态有些新趋势,威胁青少年成长安全的隐患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安全问题,已经触及到诸多方面。既有 硬安全 问题,更有刻薄批评 态度侵略 语言暴力 忽视存在,甚至更为恶劣的性伤害等人格侵害等等涉及心理安全的 软安全 问题。一 ...

开展安全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古今中外,一切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生命价值和运用生命价值的。一切正常人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 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一 热爱生命,活着便是希望 在西方,有一部 ...

开展安全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开展安全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古今中外,一切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生命价值和运用生命价值的。一切正常人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 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一 热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