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自查总结

发布 2023-10-11 11:25:03 阅读 6419

20xx年,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区委、区**及市食安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帮助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工作中心,着力抓好“一个体系、两个链条”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全区全年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工作。

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区食安委先后2次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区食安办先后3次举办食品安全联络员和协管员培训会,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并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并先后9次组织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群众饮食安全。

二)开展并完成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1月1日起实施了六类食品市场准入,4月1日起实施了豆芽产品的市场准入,6月1日起实施了27类食品市场准入。

三)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了“区—街道—社区”**工作网络,对各部门、各街道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进行了调整。1-12月编发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共28期,27类食品及豆芽产品市场准入进展情况报告13份。

四)完成政协关于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提案5件。

六)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在重大节假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期间及27类食品市场准入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中,认真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七)开展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工作,维护保健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八)强化工作职责,经费保障落实。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与区级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落实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和专项工作经费474万元,其中统筹发展局5万元、商务局244.5万元、质监局110万元、药监局114.

5万元。

九)加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市食安办关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区食安办下发了工作方案、制订了工作计划,与区**领导协调,落实了区级单位应出资经费69.

5万元。同时,加强了工作落实督查,要求各职能单位严格按照各自工作职能,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二、认真抓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

一)加强农产品种养环节的监管。

在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局精心组织、深入宣传、落实责任制、严格执法,认真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全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行政执法9次,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执法车辆22台次。为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生产环节,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销售市场的整治,开展农资打假“绿色狂飚”专项治理行动,确保了生产基地投入品和生产档案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春节、全国“两会”、五。

一、国庆和中秋节期间,开展了农产品安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市农业执法支队《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交叉执法检查行动方案》的安排,我区与都江堰、彭州、新都、郫县组成交叉检查组,从6月25日到7月6日开展了交叉执法检查。还按照市农委的安排,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从1月份开始,每半个月对黄忠、红色、青羊北路、茶店子、五里墩五个农贸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一次,每个市场抽取10个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截止10月29日,共抽样20次,检测样品1000个,其中合格样品995个,样品合格率为99.5%,未发现禁止使用的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

在开展检查与专项整治过程中,还对农药经营户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发放“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清单”、“成都市无公害蔬菜禁用农药清单”、“金牛区无公害农产品宣传资料”共计32份,给每个经营户发放了《金牛区农业投入品进货档案登记表》、《金牛区农业投入品销售档案登记表》共计16套。

区商务局重点加强了食品安全源头监管,一是从源头抓畜禽产品质量。对全区200多户养殖户,一家规模养殖场的畜禽进行了动物疫病防疫,对9000千余头猪、牛376头、家禽11万只,进行了免疫并进行免疫记录,建立档案,免疫率达到100%。,规范了动物产品检疫监督记载记录,严厉打击**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行为,确保动物卫生公共安全。

截止11月底,动物产地检疫生猪0.821万头,禽类7.17万只,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动物屠宰检疫肉牛0.

3万头,禽类18.32万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交易市场动物产品猪肉1821.5吨、禽类及禽蛋995吨,市场监督管理面达到100%。

消毒面积123万平方,消毒面达100%。二是加强饲料、兽药生产及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饲料、兽药打假活动,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秩序,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

结合饲料安全监督及20xx年度饲料企业审查备案工作,加强了对辖区内饲料企业的抽查力度,提高了饲料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对全区43个农贸市场和超市经营的动物产品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并做好检查记录,每月对《金牛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记录本》进行统计。

四是结合《食品安全法》实施,大力开展禽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向养殖业和畜产品经营者编印发放了6000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五是加强水产品经营监管。

落实水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清理和规范水生野生动物经营主体资格,对全区水产业生产用水,渔药、鱼饲料等投入品,苗种和成鱼的生产、养殖和销售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建立了从源头到餐桌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共检查超市13家(次)、农贸市场29家(次),水产品质量例行抽检了101批次。六是加强对原料奶的监管。

对奶牛养殖户进行拉网式检查,主要检查奶牛饲料、生鲜牛奶质量,对21头阳性奶牛采取扑杀措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七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和落实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工作。重点开展了严厉打击复宰**、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采取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已取缔定点屠宰场进行检查,重点对举报的涉嫌非法屠宰场所和原已取缔的生猪定点场所进行突袭检查。

根据区食安办统一部署,精心安排,议定方案,细化流程,负责生猪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要求严格出具检疫合格证。

二)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监管。

在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上,金牛质监局按照“服务监管并重,提高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的原则,充分发挥部门监管职能,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工作。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多、规模企业较少的现状,年初制定了食品企业巡查计划,下发了《金牛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计划的通知》,并召开了各街办协管员专题会,进行培训和部署。

坚持按照《金牛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现场监管评价细则》,对食品企业12个方面54项内容进行检查评分,提高了检查效率,保证了检查效果。二是狠抓食品生产企业的内部管理与质量控制。督促食品企业建立了《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台账》、《出厂检验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产品销售台账》、《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等6个台账,对所有企业的制度建立、原辅材料进货的索票索证、添加剂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关键控制点等方面进行了逐一疏理;并要求每个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开承诺食品质量保证,签订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承诺书》。

三是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制度。1-4月份,在全区食品生产企业中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65人次,出动车辆90台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04家。 组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学习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重新进行了审查并完成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备案电子档案的建立。

截至11月底,已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添加剂备案74家,其中不使用添加剂企业20家,食品添加剂备案率达100%。四是加强监督抽查。根据食品生产企业实际,加强了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在监督抽查中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分类抽查,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达到了全年覆盖2次的监督抽查,生产的产品、种类达到了全覆盖。

今年已按时完成。

一、二、三、四季度的监督抽查工作。一、二、三季度共监督抽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4家(其中部分企业停产、搬迁),抽查117个批次的产品,同时进行了抽查结果的分析和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五是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企业发展。

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企业法人食品安全意识。全年举办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两期《食品安全法》培训,培训企业94家,并发放《食品安全法》宣传资料94份。其次,认真帮助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各辖区责任人认真履职到位,深入企业一线,热情服务,耐心指导,严格督促未取得“qs”证的企业进行申报工作。截止11月,已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企业9家,其中已完成7家企业到期换证,2家新**企业。再次,积极引导行业发挥自律作用。

指导天回镇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无偿投入经费2万余元,帮助建立联合产品出厂检验实验室,整合了企业的检验资源,提高了出厂检验的有效性。七是创新监督指导办法,提高食品质量水平。积极创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四个取证单元(糕点、植物油、调味品、炒货)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无法做到产品出厂批批检验的行业“潜规则”,指导天回镇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整合检验设备及经费资源,突破了企业产品出厂批批检验中遇到的瓶颈,解决了食品出厂检验等问题,整体提高了食品生产质量水平。

三)加强食品流通重点环节监管。

在食品流通环节质量监管上,金牛工商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将计划抽检和机动快检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消费者举报和主动出击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根据省、市工商局的安排,在辖区内分批开展了14大类188批次商品的专项质量抽检工作,重点对全区89户食品添加剂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抽检食品添加剂33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是11个,全部进行了撤柜处理。截止目前,我们利用快检仪主要检测了蔬菜、水果、水产、干杂、腌腊制品、辣椒及制品类等共计3074批次(剩余731次各所按工作进度将于11月底完成) 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有效的监管了辖区食品安全。二是以实施二十七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为重点,继续通过构筑 “四道防线” (食品经营准入防线、食品监管责任防线、食品消费维权防线、食品安全多级监督防线),推行了以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市场自律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共开展食品专项整治13次,对全区43个涉及经营食品的市场、125户食品加工企业、89户食品添加剂经营户、5763户个体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有效监管。

在常态监管的基础上,针对辖区食品批发市场多的特点,采取通过从食品批发市场入手,规范“食品销售通用单”等的形式落实批发商的责任。在市局推行在食品批发市场实行“一票通”的基础上,确定由工商、市场、经营者三方通过的“食品销售通用单”范本,并由市场统一印制并发放给经营者,改进了粘贴式进货台帐范本,培养了经营者的索票习惯,在年检验照查验食品经营户的进货台帐,已查验经营户台帐约5200多户,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三是根据二十七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要求和市工商局部署,自今年1月1日起,严格推行流通领域二十七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首先是以成都粮油市场和蜀粮粮油市场为重点,严把准入关口,建立协调配合制,督促市场建立食品准入责任制,引导市场开办者、销售者与供货厂家签定挂钩协议,利用合同签约机制达到上市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同时要求经营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承诺,自觉遵守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让经营户签承诺书、和辖区街办联动、4次召集经营户开会疏导,确保了二十七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落实。四是着力打造群众放心食品超市。

今年五月份,联合区个体私营协会,共同组织辖区食品商场(超市)、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代表以及食品义务监督员共计21人召开征求食品安全工作意见座谈会,还组织参会代表到沃尔玛(交大店)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通过开展观摩座谈,对完善流通领域食品监管长效机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今年中秋前夕,还指导沃尔玛超市组织消费者代表20余人前往食品企业“天伦月饼厂”现场体验和感受超市食品的进货查验过程和食品质量的把关方式,并听取了消费者的相关建议,对流通领域食品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经过层层筛选,在辖区内评选出12家食品安全示范店,使各食品超市(商场)之间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五是认真开展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开展了情况调查、群众走访,并到双流、高新区参观学习先进区的经验。

并先后于4月 20 日和 9 月17日,两次组织全区菜市场开办方负责人和生鲜猪肉经营户代表召开宣传动员会和相关培训大会,到会人员共有 300人次。按照市**的工作进度安排,上报并完成了第一批14家试点市场的建设,其余市场正按全市统一安排进行建设。六是加强专项检查工作。

9月25日,在市工商局直接指导下,在全区开展了集中统一执法,重点对校园周边超市、食杂店及城区主要卖场进行了规范整治。同时,对校园周边及附近超市的糕点进行了40个批次的质量抽检,并对超市商场销售的月饼进行拉网式检查。

食品安全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2017年,按照市委 市 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乡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这个中心,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我乡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我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 年度工作计划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内容。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

关于近段食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感悟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建成了新学校。新的教学楼,新的操场,新的办公环境,新的教室,新的住宿环境,等等,一切都是崭新的。在这样一个大好环境下,我校在食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我们修建了新的食堂,新的食堂宽敞明亮,灶具,碗筷也都换成了新的。这就为我们的用餐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我...

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总结

根据x教体办 20xx 21号文件精神,现将20xx年春期开学以来,我校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 按县营养办学生营养计划工作安排,我校经多方努力,按时向全体学生供餐。2 供餐前,镇成立营养工作领导组,学校成立营养工作领导组,成立学校营养办,成立了供餐膳食委员会,建立了由专人管理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