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大纲 第2章

发布 2023-10-15 23:10:02 阅读 6547

2012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大纲:第2章。

第二章存货。

[基本要求]

(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人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2.产成品、商品和用于**的材料等直接用于**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为基础计算。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9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复习 无形资产概述

知识点 无形资产概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特许权 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一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形资产作为一项资产,具有一般资产的本质特征,即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

2019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 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 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

2019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大纲 第7章

2012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实务 测试大纲 第7章。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基本要求 一 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和认定。二 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三 掌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形。四 掌握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五 掌握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