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工程实务笔记

发布 2023-10-17 11:30:15 阅读 4619

第一部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第一章城镇道路工程。

一、道路分级。

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网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城镇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其他各类道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不同类别的同一级道路的设计速度是不同的。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

1、高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道路。

2、次高级路面,各项参数低于高级路面,维修、养护、运输费较高,城市次干路、支路可采用。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性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四、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一)基层。1、作用。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

按部位又分上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材料选择的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有无垫层和细粒土基层。

2、按材料分为柔性和半刚性基层。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3、常用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特点:强度高、稳定性和整体性好、)、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4、主要性能指标。

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不透水性好。

二)面层。面层直接承受行车作用。

1、按部位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2、按材料分: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温拌、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3、面层使用指标。

承载能力。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的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及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温度稳定性。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及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抗滑能力。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察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

透水性。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噪声量。降噪排水沥青路面面层结构: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面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三)路基。路基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撑,及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均匀变形。

1、从材料上分: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2、根据路基断面形式分: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方路基。

3、路基填料。

不适用做路基材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有机质细粒土。因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在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铺设整平层,厚度一般在100-150mm。

4、性能主要指标。

整体稳定性。

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变形量控制。

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一)垫层。三种情况下要设置垫层:

1、防冻厚度不足——防冻垫层;

2、需要排水——排水垫层;

3、有不均匀沉降时——主要采用半刚性垫层,提高整体稳定性(无机结合料)

最小厚度15cm。所用材料宜采用砂、砂砾料;无机结合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二)基层。1、作用:防脱空、错台等病害;减少不均匀变形;为面层施工提供施工工作面;

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材料选择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

特重交通宜选用(贫、碾压、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湿润或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宽度。小型机具施工)比混凝土面层每侧宽3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500mm;(滑膜或摊铺机)650mm。

4、底基层防渗:排水基层下应设有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5、碾压混凝土基层防渗:设接缝。

三)面层。1、水泥混凝土面层特点:我国目前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2、接缝:目的:为防胀缩导致板体裂缝、翘曲;

按行车方向分纵、横缝;按作用分:胀、缩缝;

纵缝:一般带拉杆的平缝,铺筑宽度大于4.5米设带拉杆假缝;

横缝:胀缝或缩缝处,加传力杆平缝。

胀缝:夏季施工且板厚不小于200mm时不设胀缝;

缩缝:为假缝时,不设传力杆;

3、特重、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度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自由边不能设传力杆,增设边缘钢筋。

4、抗滑构造。

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

六、水泥混凝土主要原材料选择。

1、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采用矿渣水泥;不同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场超过3个月或受潮,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应有出厂合格证。

2、海沙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可用于支路。

七、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一)材料组成。

1、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2、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有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物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3、沥青混合料基本分类:

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生产工艺分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

4、结构类型。

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类型。

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沥青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为辅而构成的,其强度受自然因素(温度)影响较小。

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质颗粒间的嵌挤力和内膜阻力为辅构成的,受温度影响较大。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有以下三种形式:

a、 密实——悬浮结构。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按最佳级配原理进行设计。

b、 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an)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c、 骨架——密实结构。不仅内摩擦角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的优点的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sma)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

1、沥青。我国行业标准规定,沥青路面应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其主要技术性能:

a、 粘结性——黏度。

b、 感温性——软化点、针入度指数。

c、 耐久性——沥青老化、与骨料粘附性。

d、 塑性——即反映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延度。

e、 安全性——安全使用的安全温度界限。闪点。

2、粗骨料。

a、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粒径规格。

b、粗骨料应具有较大的密度、强度和耐磨性;压碎值应不大于26%(快速路、主干路),吸水率不大于2%。

c、粗骨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有较大值,主干路、快速路的骨料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应小于4级,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在潮湿区应大于或等于3级。

3、细骨料。

a、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b、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4、矿粉。a、洁净、干燥、不含泥土;

b、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5、纤维稳定剂。

a、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b、纤维稳定剂应在250度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1、普通沥青混合料(ac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市次干道、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

2、改性沥青混合料。

a、掺加一些外掺剂(改性剂),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b、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良好的路面柔性和弹性,即低温抗开裂的能力,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c、适用城市主干道和城市快速路。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a、由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

b、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较多,粘结性要求高,宜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c、是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混合料面层,适用于城市于主干道和快速路。

4、改性(沥青)sma

a、有非常好的抗车辙能力、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等路面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b、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

第二章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一、城镇道路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及程序。

1、施工特点。

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专业与结构物多,干扰多;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配合为辅;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2、施工流程。

1)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是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测量放线。

2)附属构筑物。

1)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现深后浅”的原则。

2)既有地下管线拆改、加固保护。

3)修筑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设施,为后续的土、石方施工创造条件。

3)路基(土、石方)施工。

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

测、挖、运、填、平、压、修)

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级建造师实务笔记

1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 结构破坏倒塌等。适用性 影响正常适用,但对安全一般无影响,主要是裂缝或变形过大。耐久性 混凝土的老化 腐蚀或钢筋的锈蚀。2 两种极限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荷载效应 是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的内力,变形和裂缝的总称。抵抗能力 是...

一级建造师实务笔记

一级实务考试要点。1 安全性 不坏 不倒 适用性 正常使用 吊车梁,水池 耐久性 满足年限要求,砼老化 钢筋锈蚀等 2 梁受到 弯曲和剪力柱子受到 压力和弯矩。3 临界力越小,越容易失稳,约束力多,临界力大,不容易失稳。4 a环境中使用年限低于100年的板 墙,当砼骨料最大公称料径不大于15mm时,...

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笔记

一建机电实务总结。招投标管理 合同管理 安全进度质量技术 施工技术试运行验收决算 保修回访。组织资源成本现场。碳素结构钢 4级q235 q275 型钢 钢板 a硫磷高差,d好 圆绞丝栓锚筋普通。易焊接,碳 屈服抗拉 塑性冲击性。低合金结构钢 8级q345 起重机 q460 超压锅炉汽包 鸟巢轨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