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一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发布 2023-10-25 06:21:56 阅读 7463

小学五年级下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飞逝,又一个学年已经结束。为了更深切地全面地剖析我任教的五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结果,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展开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将本次测验试卷进行如下剖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改精神,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对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

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双基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考查。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4、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答卷剖析。

一)、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和14小题,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旋转现象以及分数计算等知识没有完全掌握。

二)、判断题部分:出错较多的是第题。

三)、选择题部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小题,没弄清对称、旋转意义。

四)、 计算中简便计算与混合计算错误多;解方程第二小题错误多。

五)、解决问题部分:错误率最高的是第题,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不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三、成绩剖析。

我班参考共81名同学,最高99分,最低6分。有27人得到90分以上,80-89分有25人,60-79分17人,12人不及格,其中40分以下3人,平均分是79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有一些进步,但还不是很理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概念不清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欠缺,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内容,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计算不熟练。

2、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是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不认真,读题不完整,做错顺序,抄错题,没有良好的验算习惯,这类情况导致很多同学无谓失分。

4、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单一,不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缺乏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后设想。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

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

4、“双基”引路,**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关注生活,培养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关注差生,整体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严重影响我班的整体成绩。应该细心、耐心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生活上的关照、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去多下功夫。

当然,光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得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努力让全班成绩来年有较大的提高。

二0一四年七月四日。

五年级一班数学中考质量分析

一 基本情况。五一班应考39人,参考38人,1人请假。及格22人,及格率 56.41 优秀16人,优秀率41.03 最高分99分,最低分7分。其中90分以上8人,80分至89分8人,79分至70分人,60分段1人,50分至59分人,40分至49分人,30分以下人,10分以下2人。本次成绩较差,和同级...

五年级一班数学练习题

第一周。1.规定向东走记作正,向西走记作负。如果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向东走12米,在走 15米,又走了 13米,最后走了 10米。1 这个人是否回到了a地?2 这个人共走了多少米?2 甲 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0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9千米。1 3小时候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