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集体备

发布 2023-10-28 05:25:14 阅读 9600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执笔人:周小笔。

总序:第课时执教时间: 年月日。

第五课时。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重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准备。

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

三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4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5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6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1/2(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1/4(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1/2+1/4=3/4(个)。

7.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7/8。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

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后反思;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执笔人:周小笔。

总序:第课时执教时间: 年月日。

第六课时。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

l )让学生读懂**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方法二。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 )先让学生看懂**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是什么意思?

2 )请学生列出算式: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作业设计。

1 计算 ', 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t': latex', orirawdata': tfrac', 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t':

latex', orirawdata': tfrac', 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t': latex', orirawdata':

tfrac', 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

2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3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

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

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

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后反思。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执笔人:周小笔。

总序:第课时执教时间: 年月日。

第七课时。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二教学实施。

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三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 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2 .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3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3 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执笔人:周小笔。

总序:第课时执教时间: 年月日。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二)教学实施。

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

[',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altimg': w': 16', h':

43'}]

五年级科学集体备

五年级科学集体备课。年级 五年学科 科学主备人 周运华。辅备人 谢爱勤 时淑荣 尤芬 张兴臣教学内容 光和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 遮挡物和屏 2 可以之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 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

朔北中心学校 五 年级 数学 学科集体备课

朔北中心学校 五 年级 数学 学科集体备课。备课组长签字 张小花学校教务处签字 王吉成时间课题教学内容教学。主备教师。谢忠申。修改人员。张晓花 吴彦文 张玉锋。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解方程 1 教材p67 68例1及练习十五第1 4题。使学生初步理解 方程的解 与 解方程 的含义以及 方程的解 和 解...

横涧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小数的意义。主备人 杨志华附备人 彭丽娟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设计意图。及反思课时第一课时。1 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名称。2 会正确地读写小数。3 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 名数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小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