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测量摆的快慢教科版语文

发布 2023-11-04 07:36:06 阅读 4636

《测量摆的快慢》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好课。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科学**的理念,使**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解决了**式教学方式操作层面的困惑。

全课紧紧围绕“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亲历“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我在科学教学中所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教学,我感觉到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为开展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活动做好铺垫。

科学**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深知科学**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目标。但是怎样才能使**活动开展的有价值?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本课教学中我做了这个尝试。我力求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

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对比实验,开展一个个充分而深入的科学**活动,使**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发挥**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大价值。本课我侧重对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验证方案两个环节的训练。

首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如:“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然后通过做摆,观察摆,研究摆的摆动来发现问题,确定**的目标。

其次,制定实验验证方案。**实验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设计实验计划能力又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它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实验设计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某种观测,**实验前的方案、策划等。它包括人们在实验前对要达到的目的,而提出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数据、对实验结果的**、实验过程需要的处理方法等。这些工作进行得是否合理、周密,往往决定一个实验的成败。

我将本课**目标“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分解成三个要研究的小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奇心选择一个分目标进行设计。我认为设计实验方案比实验验证过程更重要,因为它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教师“扶、引、放”的作用,扮演了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科学**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课标指出:

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时,我以一个小组为例,从**过程、对比实验的运用、小组分工、操作顺序等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为学生预设一个充分而深入、有序、可行的**过程。实验效果非常好,成功率较高。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配在一个个小组里进行**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要听取同伴的意见,要有分工,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好小组的**活动。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大家围绕着这个学习目标进行**,分工合作、整合意见、发挥集体智慧、得出结论。现在我以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指导操作的。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做实验必须要严谨、周密,小组成员要配合默契,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

有的小组选择研究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这组对比实验要求改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和摆绳长短。这个小组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操作时,他将第二个钩码挂在了第一个钩码的下面,这样在增加摆锤重量的同时,两个钩码的重心下移,等于又增加了摆绳的长度,这样操作得出的测量数据就不准确了。所以指导小组同学要将两个钩码并排挂在一起,控制了摆绳长短不变的这个条件,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分析处理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走出了形式化的误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科学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三、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测量摆的快慢》是一节能够承载科学素养各个因素的典型**课。好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摆是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物体,不管是旧的自然教材还是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都有研究摆的内容。在测量时间还不够准确的年代,科学家伽利略就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摆钟的钟摆可以看做是一个单摆。

严格讲单摆的摆动角度要小于或等于5°,但实际上不超过10°,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而我们研究的摆,摆动角度在15°左右,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摆动角度太大,就会产生影响,所以课上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我强调了摆摆动角度不要太大。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

为什么角度不能太大,角度太大会对摆摆动快慢产生什么影响等。我想在留下悬念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继续深入的研究。虽然这不是我们小学阶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程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

在**活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我指导得特别细致,实验成功率也提高了。但有个别小组仍控制不好不变的条件,操作缺乏规范性,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看来教学设计一定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渐进内化的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而深入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实验,让学生经历“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正是科学教学所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

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反思。由于 沉和浮 单元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学习过了,而且本册书的内容和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学生通过后两个实验,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反思。由于 ...

科学五年级下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了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 去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以下几点把握的比较好 1 现在几点了?这一教学环节中,在提出这个问题前,先让学生跟老师做动作 闭眼 双手插在裤袋。这样提出问题后学...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建桥梁苏教版

建桥梁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 做中学 理念作为指导,让学生经历了 猜测 实验 验证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的科学 的过程,运用多 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导课中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就是为实验活动做好铺垫,从而增加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