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制度

发布 2023-11-17 18:00:04 阅读 3053

第二章规章制度第二节医疗工作核心制度。

十。三、分级护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2009》、《护理分级》,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 总则。

1.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患者护理级别,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2.病情等级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自理能力等级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3.

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护理四个级别。4.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我院临床科室。

5. 临床**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6. 各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7. 医疗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规范科室的分级护理工作,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8. 科室**长是护理质量第一责任人,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9. 责任**对所管辖的患者分级护理工作的落实负有责任。(二)分级护理原则。

1.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发现护理级别与患者情况不相符时,有权向医师提出。

2.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3.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者**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4.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5. 符合以下情况,可确定为**护理。

1)病情稳定或处于**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三)分级护理要点。

1. **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医师应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患者的护理级别。

**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2) 正确实施**、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2.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入院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备好床单位和急救物品,及时通知医师接诊。

即刻安置患者,10-30分钟内连接监护设备,完成患者生命体征首次测量。③30-60分钟内完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侵入性操作等状况的评估,根据医嘱,开放有效静脉通路,正确实施**、给药措施。

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及时完成患者个人卫生。⑤根据对患者的评估,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2)住院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专科评估。②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措施。③ 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 实施床旁交接。

履行相关告知内容并针对患者进行适时健康教育。

按照医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指南》,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3)出院护理/转归。

遵医嘱更改为相应护理级别。② 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3. 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入院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备好床单位,通知医师接诊。② 立即安置患者,测量患者生命体征。③ 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④ 6小时内完成患者个人卫生。

病重(危)患者8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2)住院护理。

根据医嘱30分钟内完成所需仪器的连接,开放有效静脉通路,正确实施**、给药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③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提供舒适卧位,履行相关告知内容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按照医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指南》,及时准确记录病重(病危)患者的病情变化。(3)出院护理/转归。

遵医嘱更改为相应护理级别。

完成出院指导,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③ 死亡患者完成相应终末护理。4. 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

1) 入院护理。

备好床单位,通知医师接诊。② 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④ 4小时内协助患者完成个人卫生。(2) 住院护理。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②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④ 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行相关告知内容并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教育。(3) 出院护理/转归。

遵医嘱更改为相应护理级别。

完成出院指导;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5. 对**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 入院护理。

备好床单位,通知医师接诊。②安置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填写入院相关资料,适时完成健康教育。④2小时内指导患者完成个人卫生。(2) 住院护理。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

措施。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教育。(3) 出院护理:完成出院指导;按出院常规处理床单位。(四)分级护理质量管理。

1. 医院、护理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2.护理部每季度、科室每月定期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3. 护理部每季度和科室每两月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例会,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 护理部、科室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及时调查,定期进行分析,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5. 护理质量委员会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2014-12-30修订。

分级护理制度

二 一级护理。1 指征。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 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 护理要求 床头及病员一览表上以一级护理标记表示。严密观察病情,至少每小时巡视一次 正确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种 护理措施 按照专科要求做...

分级护理制度

河北省护理学会制订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本制度。一 医院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 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随病情变化及时更改,并开具医嘱。二 医院临床 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在病员一览表或床头卡用不同的标记 如特级护理用蓝色 ...

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临床 根据患者护理级别,在病人一览表用不同的标记如 特级护理用蓝色 一级护理用红色 二级护理用绿色,护理空白 提示医护人员依据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服务。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